//www.job910.com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 详情

承德:用特点和内涵再塑学区优势实现均衡发展

发布时间:2010-08-10  点击量:1193次  分享至

■河北省承德县教育局长 肖俊泉

  河北省承德县地处燕山深处,属革命老区。由于自然地理状况,全县500多所“麻雀型”学校分布在县域24个乡镇401个行政村的“七沟八梁”上。2006年,承德县从体制机制入手,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变革——学区建设,以县为单位,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推行乡镇中心校转变为学区中心校的管理体制改革,以学区管理体制改革带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并在学区范围内对经费、教师、设施、装备等办学资源进行均衡配置,实现县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随着学区建设的不断深入,承德县又开始进行新的尝试。

  致力于打造有效课堂

  有模式但不唯模式

  学校改革的中心在于变革课堂行为,基本出发点是打造有效课堂。为把这一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提出并推行了4+4n课堂教学模式。

  4+4n模式中,“+”号前面的4是课始时的情境引入、展示目标和课尾的综合训练、课堂小结4个环节,“+”号后面的4强调课堂上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必须经过自读文本、师生交流、质疑答疑和专项训练4个环节,其中质疑答疑是绝对不可或缺的环节。n是课堂所教知识点的个数。基本原则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不学不教。目的是给教师一个“拐棍”,防止教师“穿新鞋走老路”、甚至穿上新鞋不会走路。在此基础上,逐渐灵活运用模式、创新模式,而绝对不是搞僵死的“模式化”。

  4+4n课堂教学模式,凸显三个意识。一是问题意识,打造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二是互动意识,通过沟通和倾听,使师生在互动中获得知识、道德和理性的升华。三是过程意识,学生通过自读文本—师生交流—质疑答疑—专项训练四个环节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在过程中体验,在过程中感悟,在过程中思考。 

 致力于提高管理效能

  管理人事 双管齐下

  学区改革后,学校规模迅速扩张,固有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因此,我们及时推出了两项重大的改革措施。

  一是变学校“宝塔式”管理为扁平化管理。第一,减少管理层次。撤销德育处和教务处,年级组为集教学、教研和德育工作为一体的管理实体。第二,降低管理重心。年级副校长直接对校长负责,命令直接下达,结果直接反馈。第三,明确年级职责。赋予年级校长对教师和班主任聘任权,奖金和补贴发放权,评优和评先考核权。年级校长各自“承包”本年级的“责任田”。

  二是变学校中层和副校级干部任命制为聘任制。从2007年开始,学校中层干部不再由教育行政部门任命而由校长直接聘任,到2008年又扩展到所有副校级领导。校长有绝对的组阁权,真正使校长负责制从“用人”开始。教育行政部门只负责对“一把手”考察、考核和任用。同时,对校长实行任期责任制度,每届任期4年;末位淘汰制度,每4年综合考核最后位次的校长自然淘汰;引咎辞职制度,学校发生重大安全或其他责任事故,校长须引咎辞职。 

致力于教师专业发展

  县本教研 三项研讨

  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效率提高,根本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根据实际,我们将理念得以提升、教材得以把握和课堂得以改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项主要目标,结合4+4n课堂模式的推行,在全县教师中开展了以三项研讨为主要形式的县本教研活动。

  一是主题研讨,帮助教师提升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教学理念的变化为前提。如通过“怎样理解教学民主”的主题研讨,呼吁教师要注意师生平等,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关注学生的行为。

  二是课前研讨,帮助教师把握教材。教材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集结体”,我们通过深入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课程训练重点、学生学习的困惑,设计教学流程、制定学法指导、确定练习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统一的导学稿。

  三是课例研讨,帮助教师改进课堂。以同课异构为载体,集中观摩后研讨反思。 

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

  升级管理 优化教学

  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就是要走向文化育人的深处。文化的落脚点是“化”人的,“以文化人”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文化看似很抽象,实则很具体。只有把不乱丢果皮纸屑、不大声喧哗这样的小事做好、做常、做成习惯,才算是建设学校文化的开始。2009年,我们提出实现学校文化升级和管理升级“两个升级”的主张,明确提出文化升级着眼于整体性、操作性、实效性,确立核心价值;管理升级着眼于学生管理自主化、教师管理人文化、学校管理精细化,打造教育团队。主要选择4个切入点。

  一是秩序。突出强调上下楼梯、往返楼道、进出教室秩序,把养成教育落实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

  二是整洁。一方面,建设园林化校园,另一方面,通过学校环境建设,打造能涵养文化、服务师生的高品质的校园文化。

  三是课堂。以落实4+4n模式为主要内容,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校文化植根于课堂的土壤。

  四是标识。围绕特色学校建设,确立学校发展愿景和核心价值观,并准确而鲜明的体现在校徽、校旗、校训和校歌中。

温馨提示:信息转载于网络,招聘信息中如果出现收费或汇款等要求,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上一篇:《教育规划纲要》亮点解读: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下一篇:中外美学家聚集北大探讨“美学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