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ob910.com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 详情

青岛市教育局践行“红飘带”精神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发布时间:2012-08-10  点击量:907次  分享至

市教育局以践行“红飘带”精神为依托,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提高全市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积极营造“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良好氛围,为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培育合格人才。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开展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等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奉献社会,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青岛三中以“我的道德意识”为主题,就如何做具有良好公德的现代中学生进行讨论;青岛十六中向全校师生发出了“付出爱心,传递温暖”的活动倡议,并成立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青岛十七中倡议全体师生用自己的关爱、热情、爱心对待生活、对待他人,用心灵之美建设和谐环境;青岛十九中倡导全校学生高擎心中的红飘带,从平凡的小事做起,自觉关爱他人、传递温暖,争做红飘带使者;青岛经济职业学校围绕《论语》中“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宣扬关爱他人,传递温暖的道德力量。

  二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引导全市中小学生在生动的学习实践活动中提高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青岛交通职业学校结合专业特色,组织学生开展“职校义工进社区”活动,义务为社区检修车辆,传递爱心、播洒文明、服务社会;青岛二中开展了“关爱在每天,关爱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社会,切实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青岛文登路小学开展了“我与爱心同行”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做一名“爱心小使者”。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宣传橱窗、板报、手抄报等宣传载体,用学生身边可感可见的事例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青岛商务学校号召学生积极发现感动校园人物,青岛电子学校开展以“服务同学,爱满校园”为主题的摄影活动;青岛十五中在校报中开设“身边的红飘带”专栏;青岛师范学校开展“拒绝冷漠传递温暖”征文活动和“我心中的红飘带”手抄报展览。各学校通过对先进典型事迹的大力宣传,融学校德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营造和谐、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温馨提示:信息转载于网络,招聘信息中如果出现收费或汇款等要求,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上一篇:辽宁:规范管理缓解农村偏远地区幼儿"入园难"

下一篇:因材施教的“天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