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芜:新举措实现每一所村小“筋强骨壮”
发布时间:2012-03-08 点击量:1127次 分享至
教育局长是区域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领导群体,他们的领导行为直接影响着区域教育发展的内涵与进程。作为教育局长,哪些关键因素制约和决定着他们的领导力呢?
按照领导权变理论,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对教育局长的工作情境作系统的分析。从目前的制度安排来看,教育局长的工作情境不是单一的系统,而是由三个互相叠加,又有很大差异性的系统构成。其一是教育局,教育局长是教育局的行政负责人;其二是政府系统,教育局从属于政府系统,教育局长是区域政府系统内职能部门负责人;其三是学校系统,众所周知,学校系统与政府系统存在很大的不同,教育局长在这个系统内承担着管理区域学校,促进区域教育发展的责任和使命。可见,教育局长的工作系统比较复杂,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理论上讲,一个优秀的教育局长应该在三个工作系统都能够有所作为,具备三维领导力,即行政领导力、政治领导力和教育领导力。
行政领导力是教育局长履行职责的基础。行政领导力的核心是运用组织结构来进行监督、支持和计划的能力。教育局长是一个基层教育行政组织的领导者,他必须首先扮演好组织者和执行者的角色,组织、规划、协调、沟通,经费管理、人事管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些管理技能构成教育局长领导力的基本单元。政治领导力的含义包括两方面:首先,作为基层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局长对国家有关教育的大政方针必须熟悉,能够贯彻落实,并能准确把握区域教育发展方向;其次,政治领导力还意味着教育局长在政府系统内和社会系统内能够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地位为教育系统争取必要的资源和政策支持。在这个意义上来看,政治领导力的实质是获得资源,建立同盟的能力,是教育局长胜任工作的前提与保障。教育领导力主要指的是教育局长在教育系统内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通过他对教育组织特性的认知和研究,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和理解,对校长、教师专业队伍建设的引导,对教育理论的钻研与把握,对教育工作情感投入等方面体现出来的,是教育局长领导力的核心,也是教育组织特性对领导者提出的专业要求。
从现实角度看,在教育局长领导力三维结构中,往往教育局长只具备一维或者二维领导力,呈现单纯的行政型教育局长、教育专业型教育局长、政治型教育局长或者二维的行政加政治型教育局长、行政加教育型教育局长等类型,真正具备三维领导力的教育局长非常稀少,而这其中最难兼得的又是教育领导力和政治领导力。这种状况与我国教育局长来源渠道密切相关,一项有关县级教育局长职前身份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县级教育局长来自于乡镇政府和政府其他部门,其中大半没有教育系统工作经验,而三分之一则来自教育系统,缺少其他系统工作经验,缺乏政治资源。
那么,教育局长到底该如何领导区域教育工作?从现实情况分析,无非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对于大多数从教育系统外部进来,缺乏教育系统工作经验的教育局长,面临的紧迫问题是提升自己教育领导力。另一方面,那些始终在教育系统内部的教育局长,也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拓展自己的工作空间,争取外部支持,特别是政府系统主要领导的支持,着力提升自己的政治领导力。同时,作为教育领导者,教育局长还要特别关注教育组织与其他组织的不同,作为不断发展的学生和专业群体的教师构成了这个组织中的核心群体,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对学生的成长有直接的影响。在这样的特殊组织中,传统指令式的科层领导模式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及时更新领导观念,注重通过思想引领、制度建设、角色示范等多种方式来发展组织文化,创造一种促使组织成员自我发展的组织环境,也才能够切实提升对教育组织领导的有效性。
温馨提示:信息转载于网络,招聘信息中如果出现收费或汇款等要求,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