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按9个学科或学科领域编写
发布时间:2012-03-06 点击量:1170次 分享至
为9个领域各学科教师定标杆
本报讯(记者 雷玲)继教育部推出《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后,由北京教育学院历经10年研制完成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也在日前举行了评审论证会。
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等教育专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相关领导和一线特级教师参加了论证评议,并对北京教育学院研制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会教育专家认为,这项富有一定创造性的研究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战略意义,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水平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应用性。“教育部推出的标准主要针对教师任职前,我们即将推出的标准主要指教师任职后应该达到的标准。”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钟祖荣介绍。
据悉《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是顺应国际国内教师专业化的大趋势而形成的。从国际上看,美、英、法、德、日、澳等国都制定了教师专业标准,国内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给予高度关注,特别是新课改以来,围绕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成为共识。
与会专家认为,北京教育学院研制完成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是对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呼应和具体应用,但其立意不在政策性,而在于指导性。其按照语文、数学、英语、理科、社会、体育、艺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9个中小学学科或学科领域进行编写,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结合北京教育学院多年来教育培训实践和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经验,就标准的条文进行内容说明和操作要点说明,在中小学教师的自我发展指导和中小学教师培训指导方面,有着很强的应用意义。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专业基础和专业实践。其中,专业基础部分对教师应该具备的师德素养、知识素养进行了具体规定,专业实践部分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教育、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等进行了具体规定。
据悉,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按照9个学科或学科领域编写,具体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理科、社会、体育、艺术、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每个学科都将教师分成“新手到熟练”、“熟练到成熟”、“成熟到卓越”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要求有所不同。以语文学科为例:在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时,处于“新手到熟练”阶段的教师需要做到“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精神饱满进入课堂,满腔热情面对学生”;处于“熟练到成熟”阶段的教师需要做到“教学语言精炼生动,富有亲和力,具有课堂变化能力”;处于“成熟到卓越”阶段的教师则需要做到“语言表达水平高超,极富感染力,有幽默才能,朗读接近专业水平”。
据了解,北京教育学院将根据评审意见加以修改和完善。年内,该标准有望正式实施,成为有关部门培训教师和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依据。
【相关链接】
四个特点——
综合起来,《标准与指导》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时代性。《标准》既依据了我国《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文件,又充分考虑了课程改革以来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经验,依据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内容,渗透了“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渗透了培养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渗透了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学科性。《标准》既有统一的要求,又考虑学科的特点,使得各学科教师能够更好地结合本学科的实际特点和需要,开展教学,促进专业发展。考虑到学科的多样性,以及诸多学科具有一定的共性,课题组对学科进行了适当的整合,按照9个学科或学科领域进行编写,具体是语文、数学、英语、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社会(思想品德、思想社会、思想政治、历史)、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劳动技术、通用技术、综合社会实践)等。学科性具体体现在对学科课程、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教学特殊要求等内容上。
阶段性。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往往分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需要、发展任务、发展目标。目前,有的国家和地区的教师专业标准没有划分阶段,有的则按照不同阶段进行了有区别的规定。课题组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进行了访谈、问卷等实证研究,提出了六阶段的理论模型。在本课题中,考虑到在职教师的实际情况,分了三个阶段描述:从即“新手到熟练”、“熟练到成熟”、“成熟到卓越”。所以该标准称为《专业发展标准》而不是《专业标准》。
操作性。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是用于实践的,特别教师在制定专业发展规划、进行实践反思的过程中,要参考标准的要求。但标准的文字一般比较简明概括,其内涵如何理解,包含什么具体内容,如何操作,操作时注意什么问题,都需要比较具体的解释和说明。因此,项目组没有仅仅停留在描述标准上,而是就标准的条文进行内容说明和操作要点的说明,一些重点和难点之处还举例说明,以利于使用。这些内容和操作要点,又是项目组成员总结北京教育学院多年来教师培训实践和一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基于实践又回归实践,解释标准又加强有现实针对性的引导。
意义与应用——
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研制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师的发展,就服务的主体而言,它对中小学教师、学校领导、教师继续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都有具体的引领作用;就服务的内容而言,它可以用于诊断(反思)与规划、培养与培训、评估与管理等方面。本项目成果将主要用于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的自我发展指导和中小学教师培训指导,并在实践应用中加以检验和完善。
在反思与规划方面,它为教师反思自身教学实践和制定专业发展目标提供依据。教学反思是教师发展的内在机制。自身教学实践有什么优点和不足,教学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需要借助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提供反思的框架,标准有助于教师系统地反思与发展。制定教师发展规划,明确专业发展目标,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方式。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其发展目标及其程度也是不同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可以为教师提供规划的参考依据。
在培养和培训方面,它可为中小学校、培训机构设计培训课程提供依据。培训课程是开展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不同层次培训的课程设计必需依据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发展目标,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对此进行了设计。
在评估与管理方面,它可为中小学、教育行政部门评估教师发展水平、加强绩效管理等提供依据。教师发展的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对教师本人和管理部门了解信息、激发动力、考核奖惩等都有帮助,而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的设计就要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本报记者 雷玲 整理)
温馨提示:信息转载于网络,招聘信息中如果出现收费或汇款等要求,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