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30万,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手捧“金饭碗”,在大都市里安家落户,曾是很多年轻人考入大学后的人生梦想。但面对大城市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和人才的激烈竞争,临近毕业时,一些大学生不得不选择“逃离北上广”,转向二三线中小城市,追求有“幸福感”的生活。持续多年的大学生“国考热”在2011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首现降温趋势。虽然参加考试的人数仅比去年少了一万人,但这似乎是个积极信号--大学生的择业观渐渐趋于理性。与此同时,选择传统观念里的“冷”行业、到农村基层去、到部队去以及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一些曾经因对工作不满意而选择“主动失业”的年轻人也慢慢接受了社会现实,告别“啃老”生活,开始职业生涯。多样化的选择正在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趋势,人才的流动和配置也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和优化。 2010年12月11日,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师范类专场招聘会在位于金华市的浙江师范大学举行,大学生们排队等待入场。 新华社发(葛跃进 摄)
2010年12月5日,在南京女子中专考点,一名工作人员向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宣讲进场注意事项。
2010年12月10日,在江苏省泰州市火车站,大学生新兵脚步匆匆,准备登车奔赴军营。
2010年4月17日,陈丹(右)与丁阳在排练相声。“80后”年轻人穆伍、洪方舟、丁阳、陈丹在贵州民族学院因热爱相声而相识。毕业时,面对家人要他们“回家工作”和“考公务员”的期盼,四人均表示,要说服家人,把相声这项“事业”坚持到底。2009年,在共青团贵州省委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的帮助下,四人成立了“春黔相声工作室”,在达德书院旧址举办专场演出。此后每周演出一场,聚集了一批固定观众。“创业的过程很艰辛,场地租金、最起码的生活费,都需要我们一分一毫去赚,资金短缺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穆伍说,“但是,当梦想照进现实时,我们有勇气,也有信心使相声这门传统艺术以全新的姿态重获繁荣,我们会用自己的嘴‘说’出我们心中的相声梦想。”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
2010年12月2日,张冉、宗双敏、尹磊和宋陆陆在装饰他们创办的“麒麟手绘墙画工作室”。张冉、宗双敏、尹磊和宋陆陆是江苏南通大学艺术学院2007级学生。几年前,他们第一次接触手绘墙画,并决定创办手绘工作室。今年是他们事业发展的转折点,他们参加了春季家装博览会,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多。看着工作室一点点成长起来,他们决定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继续怀揣梦想,收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