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治孩子的“头重脚轻”
发布时间:2010-10-09 点击量:1042次 分享至
这个国庆长假,有两条消息颇为引人深思。
一条是,国庆长假游艺暴露出新青年一代“大脑发达、四肢简单”的隐忧。记者在广东各大型野外拓展基地、野战实训中心发现,绝大部分孩子没有野外生存知识,且体力劳动技能颇欠缺,男生不懂绑鞋带,女生不会梳头,一些大学生不会洗衣服。
据称,其原因既是在应试教育大棒的指挥下,父母保护使然,也有全社会不尊重体力劳动者的隐形因素。
另一条是,在南京,服务员、保姆等服务岗位有价无人,虽然薪资上涨,但还是很难招到人。
对于前者,公众反思:现代文明高度发展形成了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导致脑体劳动失衡,使一部分人出现“大脑发达、四肢萎缩”;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正远离生存之忧,家庭财富的增长更使他们有条件享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关键是,如果我们没有把劳动的机会交给新青年一代,如果他们不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将来在世界竞技舞台上,能否掌握生存和制胜的体力技巧?
对于后者,虽然报道说的是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不健全,服务人员报酬低、缺乏劳动保障等,但背后有没有这样的因素:在普遍轻视体力劳动的社会态度下,现在的年轻人已不愿做“低人一等”的体力劳动者了?
曾几何时,“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批评的是身体健康、知识欠缺的一批人,这句让说者骄傲、闻者羞惭的话,体现的是一个时代公众对知识的推崇。但在知识普及的今天,“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却反向发展到“大脑发达、 四肢简单”,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这既非个人之福,也非社会之福。
劳动,历来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多年来也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诉求。而且研究发现,适量体力劳动可使人们更快乐,最起码的是在劳动中收获成就感,掌握生活技能,学会协作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利于孩子健全、独立人格的塑造。反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当然,“大脑发达、四肢简单”并不仅在于不会做家务、体力劳动技能缺失这一层面。“2009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就显示,仅有3%的人处于健康状态,97%的人处于疾病和亚健康状态。现代人体质下降,四肢不再坚实有力,这才是更危险的信号。
著名当代教育家马弘毅先生曾说,未来社会需要的新生力量,是掌握现代文化科学知识技能的一代体魄强健的有为人才。也就是说,有为人才必定同时具备健全的大脑和发达的四肢。一个不尊重知识的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永远没有前途;但“大脑发达、四肢简单”,成了“大头娃娃”,头重脚轻,不能稳固地站立和行走,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注定没有前途——这也是面向新世纪,联合国教科文《世界教育宣言》发出“向未来争夺身体”呼吁的初衷。
当然,一个人最可悲的下场,是头脚双轻,既无智慧又无力量。
人的成长形态如此,推而广之,一个国家的形体也应如此。一个国家,不能“大脑发达、四肢简单”,不能头重脚轻。如何扭转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尊重体力劳动者,以及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形成体面的、稳固的劳动者阶层,这既是国家发展和强大的根本,反过来也能从根本上杜绝“大脑发达、四肢简单”现象,促进年轻一代的成长,健脑也健身。
温馨提示:信息转载于网络,招聘信息中如果出现收费或汇款等要求,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上一篇:穷教育
下一篇:薪酬要求过低反遭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