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经典-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
发布时间:2020-06-05 点击量:24934次 分享至
每次阅读都是思想和灵魂的碰撞,这段时间读了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经典永不褪色,《童年的秘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走向儿童世界的大门,让我们了解儿童身上存在的种种惊人的表现,发现和探索儿童的世界。
1.心理胚胎
儿童的心灵是一个精神胚胎,它塑造着儿童的人格,对儿童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成人往往只注重对儿童物质生活的供给,但忽视了其心理方面的建设。例如有的父母每月给孩子很多零花钱,但是不愿意花时间陪孩子,不愿意走进和倾听孩子的心灵。这种环境成长下的孩子一般会极度缺乏安全感。心理胚胎需要一个特别的环境,这个环境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温度适宜且营养充分。但是现实生活中成人很难做到。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一个反面例子。父母和教育者不懂儿童成长的规律和秘密,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这些东西是超越了幼儿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的,他们只是被动式地接受,却不能理解和吸收。这种不适宜的环境正在一步步吞噬幼儿的快乐、自信、创造力等人格特质,对幼儿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我之前实习所在的幼儿园就存在着小学化现象。小班幼儿开始学习英文字母,大班每天都有拼音和数学课,幼儿每天都有作业,虽然他们学会了写1到10的数字和26个英文字母,但我发现他们并不感到自豪,从他们脸上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对写字的厌恶。儿童生活在不适宜自己的环境中是多么痛苦啊!我为他们感到心酸却无能为力。同时我佩服蒙台梭利的智慧。她在儿童之家为儿童提供的就是一个适应儿童身心、恰到好处的、有准备的环境。像文字和书写方面,她不是让孩子直接学习写字母,而是让孩子在用手触摸字母卡片的方式感知字母的形状,让孩子在生活中理解字母构成的不同单词的含义,让孩子对文字产生兴趣。儿童是一个由外在肉体和内在心灵构成的完整的人,请重视并呵护他们的心灵世界,为幼儿提供一个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幼儿喜爱的适宜的环境吧。
2.敏感期和秩序感
我所理解的敏感期和劳伯兹伦的关键期类似,是孩子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阶段。就像蒙所言“儿童身上蕴藏着生命的冲动,他们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着敏感期,使他们以一种异常快速和强烈的方式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儿童成长中存在着很多敏感期,如果成人能发现并抓住这些敏感期,满足孩子是可以获得很好的发展的。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去真正的了解儿童,顺应儿童。秩序感也是孩子敏感期中的一种表现。儿童的秩序感比成人的秩序感敏感的多。看完这本书后我对孩子的秩序感到非常吃惊。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讲到放错伞的例子,当母亲把伞放在沙发上时孩子开始大哭,因为在孩子记忆中,每个物品都应该在它本来放置的位置,沙发上本来没有放伞的,母亲把伞放在上面破坏了孩子的秩序感,打破了他原来建构起来的空间认知结构,孩子不会说话,就只能用哭来反抗。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很多小孩莫名其妙的大哭的现象,我想是不是和孩子的敏感期和秩序感有关呢?但是成人往往把这归结于孩子的任性,却没有关注他们任性背后的东西,没有去探索孩子心灵的秘密。
3.真正的儿童中心
如何探索孩子心灵的秘密,由此引出我想谈的第三个话题——儿童中心,这个词早在19世纪就开始在幼教界盛行。但是什么是真正的儿童中心,如何做到真正以儿童为中心,这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话题。我们一直喊着要以儿童为中心的口号,但实际能做到以儿童中心的教师有几个?我想应该很少。首先我承认并检讨自己对待儿童是缺乏足够耐心的。在幼儿园,我看到很多老师无论在环境创设还是教学过程中都没有以儿童为中心。比如环境创设,教师们加班加点地布置好了班级环境,创设的环境的确很精美、很鲜艳,但却不是幼儿想要的,幼儿也没有参与环创当中去。在一次主题环创完成后,我曾问过一个小孩对班级环境喜不喜欢,他告诉我:挂的太高了,太花了。他的回答让我思考到底怎样的环境才是孩子喜欢的,到底怎样才是真正的儿童中心。我觉得真正的儿童中心首先要具备四心: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爱是幼儿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的一门艺术。只有真正爱孩子,我们才会尊重和理解孩子,才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主动并乐于奉献我们的青春。我们知道孩子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掌握一个动作往往需要重复练习,在此过程中耐心是我们必备的。细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我们要善于察觉并解决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而责任心是幼儿教师的基本职业准则。这四心是一名合格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其次,放低姿态,与幼儿平等对话。受中国师道尊严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教师难以放下教师的权威。比如,在和幼儿交流的时候有的老师直接站着,而不是蹲下来和孩子平视。当幼儿不听话的时候教师会发怒,以威胁的方式逼迫幼儿服从自己等等。走进孩子的心灵,需要我们把孩子当做伙伴,平等和他们交流。最后,读懂孩子。真正的儿童中心需要读懂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为孩子创设其需要的、适宜成长的环境。蒙说: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照自身规律获得自然和自由的发展”。真正的儿童中心应实现这一点。而我们也应为实现儿童的自然和自由发展,实现真正的儿童中心而努力。
作者:知乎-冰淇灵啊冰淇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欢迎投稿[好书推荐],推荐给教育工作者阅读的书籍!投稿邮箱:1170641085@qq.com
温馨提示:信息转载于网络,招聘信息中如果出现收费或汇款等要求,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上一篇:推荐好书--《每个孩子都是故事》
下一篇:詹大年 / 谁给“优秀”下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