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ob910.com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 详情

“婚前守贞”进教材是一种性道德教育(图)

发布时间:2010-09-02  点击量:1917次  分享至

辽宁,张兮兮/图


 

从今年秋季新学年起,云南大、中学校必修课“三生教育”将贯穿一项重要内容,即“生命、爱与性的真相”。其中,特别设置了一个创意环节,即“给未来的儿子或女儿写一封信”,说明为什么他们要等到结婚后再有性生活,解释为什么守贞能给人追求梦想的自由等。(据8月31日《春城晚报》)


 

强调“婚前守贞”,云南其实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早在前年,浙江大学就曾专门开设了“婚前守贞”培训课程,只不过,那次校方的满腔热情遭到了大学生的冷遇。这次云南的“婚前守贞”教育刚刚披露,立即就招致了人们的冷嘲热讽,好多网友表示,这就是新时代的“贞节牌坊”,更有人尖锐地批评,提议“婚前守贞”的人是“性卫道士”。


 

笔者觉得,如此理解“婚前守贞”教育本身就是对性教育的误读。在很多人眼里,性教育就是一种性开放的教育,就是要打破性禁忌和性羞涩,就是要坐在一起大谈性爱,就是要充分揭示性心理,以至于好多人把性文化节、性博览也当成了性教育,而且性文化节越是露骨,就越觉得性教育越是充分。


 

其实,性教育的本质应该是性道德教育,而且由于这些年少女堕胎事件的频发,性教育在凸显性道德教育的同时,更应成为生命健康教育的主题才是。这些年,好多地方只要一进行性教育,就是强调使用安全套,以至于使人产生了困惑:这究竟是让人远离性爱,还是暗示孤立性爱?


 

道理很简单,预防艾滋病等性病以及少女堕胎事件发生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受教育者能够真正做到“婚前守贞”,而强调“婚前守贞”,就是典型的性道德教育。对大中学生进行的性教育不应该等同于对其他社会人群进行的性教育,这是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线。对这个群体传授性知识的目的,是让他们懂得人体的一般生理知识,懂得生命的起始,热爱生命,了解自身生理构造,解除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困惑,从而为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提供保证。更重要的是,需要告诉他们,在他们这个年龄所发生的性行为,全都是违背性道德的,作为教育者,有责任也有必要提高这个群体的性道德意识,教育他们远离早恋,拒绝和避免性行为。


 

以性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婚前守贞”教育,也许看起来比较保守,但笔者认为,在大中学生的性教育问题上,保守远比开放要好。无论人们的性观念如何变迁,这个社会总还需要有一条底线的,这条底线就是性道德。在守住性道德底线的基础上再谈什么性教育,才是一种成熟的性教育。罔顾这一点,上来就给受教育者派送什么避孕套,只能离性教育的目标越来越远

温馨提示:信息转载于网络,招聘信息中如果出现收费或汇款等要求,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上一篇:补齐幼教短板,还需加大投入

下一篇:广东开展教育综改试点 探索学前教育政府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