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ob910.com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 详情

人民政协报:打造教师成长的上城模式

发布时间:2016-11-24  点击量:1469次  分享至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而幸福力是一种心理能力。杭州市上城区根据教师专业和心理成长规律,通过系列举措提升教师的持续学习力和专业幸福力,让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获得感,进而激发教师成长的内生动力。——编者。


相约周二


——打造新教师的幸福“起跑线”


周二下午5点半,夕阳入崦,暮色渐起,校园里已渐渐安静了,刚刚入职不久的小学老师小芸看了看时间,迅速收拾好桌上的作业本,拎起包冲出办公室,有同事叫她一块吃饭,小芸指指手上的本子说:“不啦,今天是我们新教师相约周二之日,我要赶快去了。”


在杭州市上城区,每个周二的此时,都有很多年轻的身影奔向上城区教育学院“赴约”……


“相约周二”是上城区新教师培训的一个品牌。新教师入职的第一年,每周二要到上城区教育学院接受培训,培训分为四大模块:一是教师专业精神,二是教育管理智慧,三是课程教学智慧,四是教育实践智慧。这些模块涵盖了新教师培训的所有内容,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研习;既有榜样引领,又有体验感悟。按照规定,每位新教师要在一年的时间里完成180学时的培训时间。


“新教师是教师专业生涯发展的起点。对于刚刚进入教育岗位的新教师而言,必须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角色转换。”谈到发起“相约周二”项目的初衷,上城区教育局局长项海刚如是说。


“当自己蒙上双眼,用棍子试探着寻找盲道时,才知道双目失明的人走路多么不稳当。当跟着老师做手势表达情感的时候,才知道无声的世界里,情感传递没有声调但依旧热烈。”服装职高李费菲老师说。


在“相约周二”项目中,每年的新教师培训中都有一个传统主题活动,就是到杨绫子特殊学校进行爱心体验活动。在体验中促进了新教师对教师角色的体悟与思考,提升了职业认同感,老师们感叹,这样的感悟远胜过一次次的说教。


“昨天导师给了我很多建议,现在还在改教案。谁有最近语文教研时陆虹老师的讲课资料?”


“我有……”


深夜的线上新教师群如繁星般点点闪烁着……


在每年的第二学期,项目组将新教师按照学科分成3-8人小组,每一小组安排一名学科导师,指导他们如何研习教材、教学设计、把控课堂教学,以及如何规范教学批改、评价等等,每一位新教师还要在导师的指导下执教一节公开课,由导师推荐参加区里的新教师说课比赛,评选出等级奖。获奖的新教师可以参加区里“五阶段”获奖教师专业成长助力计划和区级星级班主任的评选。


“新教师的成长需要专业的引领、精神的培育,还需要提供一个个让其上升的通道,使他们获得成就感,获得自信,从而更加热爱这一职业。”项海刚说。


近些年来,上城区根据区域教育优势、发展规划,整合各种资源,使对教师成长的助力不再限于一所学校的力量,通过营造助力教育人才成长的良好区域环境,使助力教育人才成长成为全区的共识,形成合力。


立足校本


——激发教师能力提升的“兴奋点”


你怎么看待滴滴、快的“烧钱”?在新学期,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湖滨校区的学生们发现,课表上的小外交官系列课程中,又多了一门课程———新世纪少年商学院课程。它将经济学常识、商业运作常识、营销学等金融学知识与技能纳入课程体系,用贴近儿童的方式帮学生接受、理解并运用。


作为该项课程的主创之一,该校教师何泓霖表示,开发这门课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之前是学历史的,现在要把商业、经济、戏剧等不同的元素进行跨学科的融合,对我来说,就是倒逼我成长。”


该校校长滕梅芳介绍,从2015年秋学期起,新世纪携手外交学院,在不断完善“全人课程”的基础上推出“小外交官课程”。其中包含语言文学领域、数理信息领域、艺术融合领域、国际理解领域、体育健康领域五大类80余项子课程,为培养“中国心·世界眼”的气质少年提供学习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


针对此,每个教研组都会承担一门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任务。比如,体育组开发太极、武术课程,科学组研究雾霾治理等生活试验室课程;英语组开发的《HANGZHOUATAGLANCE》课程,是一门融英语人文、历史与社会、艺术与公共表达、礼宾礼仪为一体的课程,它把国际化的视角、地道的英语、西湖的诗词画意融合在一起,为孩子展示了一个真实可触、充满魅力又不失文化气息的杭州。还有品社组的“时话时说”、数学组的“数创启智”等课程,隶属于学校教研组自行研发的“小外交官”系列拓展课程。


“这样的拓展课程开发,不仅促进了每个教研组的教师专业提升,也促使教研组之间互相融合。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引领孩子们融合学科跨界学习的过程,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比如我教了《HANGZHOUATAGLANCE》课程后获益很多,有关西湖的诗歌,原来知之甚少,现在我也能朗朗上口了。教师综合能力提升,最终还是会落脚到孩子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上面。”滕梅芳说。


除此之外,学校每年还会固定有7天时间开展集中培训、课程展示等。这期间,所有的教研组、研究组全部要行动起来,大家集思广益;为了促进学校教师整体能力的提升,学校还委托第三方对全体教师进行核心能力的诊断把脉,包括本体性知识、课程研发、学术性素养三部分内容。


“针对老师的不同弱项,测评组会开一个处方,提供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滕梅芳说,这样的全员参与,是希望老师们通过撰写课例,深入反思研究,对教育有更深的理解和思考,增强其持续的学习力。


“在上城,全校教师参与课程研修的学校还有很多,作为基层学校的优秀教师代表,他们的成长会在本校形成一个个小型的‘辐射圈’,进而带动全区教师的迅速成长。”上城区教育局副局长王莺说。


打开通道


——定位教师职业幸福力的“坐标点”


“学校专门设立了四个特级教师工作室,新教师入职后,除了学校的专业师傅外,还有一个特级教师带。”杭州市清河中学校长周芸佳告诉记者。


王莺介绍,近年来,上城区逐步构建了以省特级教师为“尖端”、区特级教师为“高端”、区学科带头人为“中坚”、“五阶段”获奖教师为“基础”的四层级区域教育教学骨干教师梯队。


其中“五阶段”获奖教师平台,通过“新苗奖”、“新秀奖”、“能手奖”、“风华奖”、“红烛奖”评选,将全体教师纳入其中,成为名优教师成长的一个“基础平台”。教龄3年以内的教师参加新苗奖评选,4至10年对应新秀奖,11至17年对应能手奖,18至24年对应风华奖,25年以上对应红烛奖,全区30%的教师可以获得这些奖项。这个平台的张力在于全覆盖,活力则是动态更新,三年一轮大洗牌,每位教师都有机会成为“五阶段”获奖教师。


“每个梯队,都有准入标准和考核要求。在上城,无论是新来的年轻教师,还是耕耘多年的老教师,都可以根据这些标准清楚自己的定位,同时也对下一步的奋斗目标了然于心。”王莺说。


今年暑假,开元中学英语老师张燕燕很兴奋,因为她不仅去英国进行了为期8周的研修,还获得了上城区教育基金会“丰叶奖”的资金补助。


截止2016年,像张燕燕这样获“丰叶奖”资助的教师已有62位。其中,42人赴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匈牙利等国家参加境外脱产研修。除了个人研修,每年区里还会组织教师团出国交流,提升专业素养。2014年,上城区教育局组织了4个团组,前往美加、欧洲等地交流基础教育,开展教师培训;2015年,18名教师到芬兰参加为期21天的专题研修,系统学习芬兰先进的基础教育管理与服务理念。


“出国研修让我开拓阔了视野,对教师和教育有了更深的认知,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坐标。”张燕燕说。


“如何让教育成为教师生命诗意的栖居,通过专业素质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给教师带来持久的职业幸福感,这是我们开展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项海刚说。


温馨提示:信息转载于网络,招聘信息中如果出现收费或汇款等要求,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上一篇:徐州:年底前主城区将全部消除无证幼儿园

下一篇: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教育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