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监考常态化 创新教育有“懒教”之嫌
发布时间:2016-10-27 点击量:1325次 分享至
据报道,近日,南京二十九中的学生家长反映,该校实行高三年级学生家长轮流替代老师进行监考、自习课值班,这一做法引起很大争议。校方人士表示,家长反映的值早班、替监考、值晚自习等是由家委会研究决定的。
诚然,让家长代老师监考,或值守早晚自习,并非是没有益处的:可以让家长通过体验考试时的紧张氛围,感受到孩子们的学习压力,从而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孩子,不过度施压、不过度放松;可以通过值守早晚自习,体会到教师的辛勤付出,从而对教师多一些认同与尊敬;让家长适当介入到学校的教育与管理中,也符合“开门办学”的现代教育理念。
然而,笔者以为,让家长替老师监考,或值守早晚自习,只宜偶尔为之,不可常态化;而且仅宜邀请小部分家长在自愿的前提下参与其中,不可强制让所有家长轮流参与。对于工作忙碌的双职工家庭来说,如把这种做法常态化,势必会成为不小的负担,有的家庭父母没空,只能由爷爷奶奶上阵。
事实上,无论是监考还是值守早晚自习,老师始终应该充当主角,家长只能当个配角。老师不能将自身的教育责任转嫁给家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变相“强迫”家长监考或值守早晚自习,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将老师的责任一股脑儿地推卸给家长。否则,难免有“懒教”之嫌。再进一步讲,家长的知识储备、认知程度不同,势必导致对监考的严格尺度把握不一;另外,早晚自习课上多数家长也辅导不了学生。因此,常态化依赖家长的力量监考或值守早晚自习,这个教育办法明显欠妥。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又联想到了前几天的一则类似报道:在程女士的印象中,改试卷一直是老师的事,但自从女儿上了三年级,经常拿试卷回家,做完了家长得批改,程女士偶尔偷了一次懒,还收到了老师发来的批评短信。
当下,诸如此类让家长承担教师工作的做法越来越多,还美其名曰“创新教育方法”等等,笔者实在不敢苟同。对于相关乱象,教育部门是否该出手管管了:明确规定哪些事项是学校与教师的份内之事、不能推给家长的?哪些事项是可以家校共做、责任共担的?如此,方能避免学校与老师“懒教”,不作为或乱作为。
温馨提示:信息转载于网络,招聘信息中如果出现收费或汇款等要求,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