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河南打造“学校体育课程”新理念
发布时间:2010-08-02 点击量:1204次 分享至
位于中原的河南省,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古语有云“得中原者得天下”,其在我国战略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教育人口大省,全省共有中小学35932所,中小学生1728.06万人。
2001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作为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率先开展课改实验,以后逐年扩大范围,2005年该省义务教育阶段全面进入课改实验,2008年普通高中全面进入课改实验。
体育课程改革实施十年来,河南省狠抓学校体育工作、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推进中小学生课外文体工程,大学生“华光”、中学生“晨光”、小学生“曙光”体育活动遍地开花,使这片古老的大地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近日,记者来到河南省郑州、开封、洛阳三市采访,通过实地考察,真切感受到河南省是如何通过上好体育课、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课外文体工程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
搭建云梯,勇攀课改高峰
十年前开始的新课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课程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无疑也是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力度最大、观念触动最深的一次教育教学改革。面对新课改新的理念和现实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教研员彷徨了,教师迷茫了。
河南省体卫艺处处长郭蔚蔚认为,要使基层体育教师尽快熟悉和适应新课标,保证体育课改的健康发展,必须有一套与本地区情况相适应的实施指导方案。
2003年,河南省教育厅牵头,聘请北京师范大学毛振明教授为顾问,组织全省高校专家、体育教研员和基层骨干体育教师共同组成编写队伍,编写了该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一书,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学业成绩评价等体育课改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一书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的由省级推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体育课改实施方案。“《教学指导用书》对保证基层体育教师正确理解课程理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科学进行学业成绩评价,顺利、稳妥实施新课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郭蔚蔚说。
新课改实施后,许多教师反映理念很好,但在具体教学中却不知该如何运用。
“新课改就像天上的云,必须搭建一条攀爬的云梯,才能让广大教师真正走好新课改之路。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犹如为体育教师搭建的云梯,为体育教师实施体育新课改插上了翅膀,使他们在课改的路上迅速起步飞翔。”河南省体育教研员刘俊凯如是说。
温馨提示:信息转载于网络,招聘信息中如果出现收费或汇款等要求,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