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ob910.com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 详情

浙江工商大学设学生成长导师 需到学生寝室打考勤

发布时间:2014-10-09  点击量:1289次  分享至

   大学毕业时回首,却发现四年里连自己的导师都没见上几面,甚至喊不出导师的名字。对于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桐庐校区2014届新生来说,这将成为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每位导师不仅要保证每个月走访学生寝室不少于三次,还需要打卡考勤。

   杭州商学院是浙江工商大学的独立学院,2012年因其发展受到空间限制启动了桐庐新校区的建设。今年的10月8日,杭州商学院桐庐校区迎来了第一批入住校区的2000名新生。

   杭州商学院副书记严毛新告诉记者,桐庐校区的建设还在进行中,校园环境相对单一,而2014年新生作为第一批入住的学生,没有学长学姐的帮助,教师多为走班制。出于这几个方面的考虑,学院设立了学生成长导师,也叫学生社区班主任。

   据了解,学生成长导师就是学生本专业的学科老师,即负责教学又负责学生生活,原则上聘期为四年,每位社区班主任负责5-8个宿舍学生,每间宿舍4名学生。

   “对导师的考核,既有原来传统意义上制度的要求,包括走访次数、学生出勤率、学生宿舍卫生情况、学生挂科率、学生评议等。”严毛新介绍说,导师的走访次数需要到学生宿舍打卡考勤,每月走访学生寝室不少于3次。

   为此,学院在女生区二楼的公共区域设置了学生成长导师的工作专区,作为导师和寝室学生交流的场所。

   除此之外,还有柔性考核。“我们会给学生一张《学生对成长导师社区工作主观感受评价表》的表格,表格中会包括以下问题:你本学期在寝室大概见过几次导师,导师能叫出你们寝室每一个人的名字,导师对本寝室成员的情况熟悉程度等问题。”严毛新说。

   严毛新认为通过设立成长导师制度,能够进一步加深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达到关爱学生,从生活中帮助和教育学生的目的。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80多位导师就位,开学之后,学生成长导师的工作就会陆续展开。

   对于学生成长导师制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赵欢欣认为如何与老师交流也是人际交往的一部分,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成长。财务管理甲班一名王姓同学则认为,她并不需要成长导师,“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方向,不能依赖老师,应该更加独立自由,我觉得可有可无。”


温馨提示:信息转载于网络,招聘信息中如果出现收费或汇款等要求,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上一篇: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生活有了“网上受理大厅”

下一篇:湖南永州发生校园劫持案 劫持犯抱女孩欲往楼下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