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暴力事件频发,学校“厕管”成难题
发布时间:2009-06-03 点击量:2334次 分享至
近年来,发生在校园厕所内的学生暴力事件频频见诸媒体,厕所已成为校园暴力事件的集中发生地,成为平安校园建设过程中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 ■徐化玉 事件1:据《春城晚报》报道,2009年5月18日傍晚,云南孟连县一中15岁的初二女生小艳(化名),被该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之女、该校初三女生小思(化名)带领7名同校女生拖进厕所,打耳光、高跟鞋砸头、拳打脚踢。其间,小艳的嘴被强塞入从厕所里捡起的脏卫生巾,外衣被脱下丢进粪坑,整个过程长达10分钟。施暴者还用手机拍下照片和视频。 事件2:据2008年11月19日《广州日报》报道,仅仅因为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和师妹结怨,中山市一名高二女学生阿珊(化名)叫来外校的两名女生,把本校高一女生小茹(化名)带到学校女厕所中拳打脚踢,之后还将小茹上衣脱光羞辱,引来10多名男生围观、起哄、拍摄,男生阿杰获此视频后将其上传至互联网引起轩然大波。 事件3:据《现代快报》报道,2008年5月23日,镇江技师学院学生徐艳同班的4名女同学揪住她的头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她扇巴掌、脚踹。下课后,其中一名女生依旧没有放过徐艳:“你怕我吧?你恨我吧?走,去厕所说清楚。两个解决办法:一是你把衣服全部脱掉,在教室走一圈;二是给我们4个人磕4个头。”徐艳被拖进厕所后,挨了十几个巴掌,被揪着头发往墙上撞,还被从厕所的这头踹到那头,直到她倒地不起。医院的检查结果是:左大腿外伤,软组织挫伤,尤其是腹壁软组织挫伤。徐艳说:“医生跟我说,差点就没命了。如果伤到腰部脾脏,救也来不及了。” 分析: 学生厕所暴力事件频发令人震惊 厕所这个人们非不得已都会敬而远之的地方,在某些校园里却成了一些不良学生的“天堂”。他们中有的以上厕所为由在厕所内逃课,以躲避教师的教育和管理;有的在厕所内吸烟,这里成了他们的“吸烟室”;有的跑到厕所里玩游戏机、玩手机打发时间,这里成了他们的“游戏厅”;有的学生在厕所内打架闹事,报复同学;有的利用厕所这个场所敲诈勒索学生财物;还有的不良学生在厕所墙壁上胡写乱画,把对同学对教师的不满,用不文明的文字或画面发泄在墙上。据统计,学校里有接近一半以上的学生暴力事件是在学生厕所里发生的,厕所成了不良学生的聚集地和“避风港”。 近期,发生在某些校园学生厕所的学生暴力事件又表现出新的苗头,主要表现为:学生厕所暴力事件发生的频率呈上升趋势;学生厕所暴力事件由男厕所向女厕所蔓延;学生厕所暴力事件由一般暴力行为,向恶性人身侵犯尤其是向女生恶性人身侵犯方向发展,并伴有暴力视频录像;学生厕所暴力事件背后往往有黑社会或社会闲散人员参与;学生厕所暴力事件视频频繁地出现在互联网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不安。 以上种种发生在学生厕所的暴力事件所表现出的不良倾向,是当前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的重大隐患,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理是十分危险的。久而久之,不良现象将会从厕所向整个校园蔓延开来,其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厕所缘何成了校园暴力的“天堂” 为什么学生厕所成了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场所。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学生厕所是相对封闭的角落。厕所自身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不够“透明”的地方。学生厕所是老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很少去的地方,又是一个缺乏监管、对违纪学生相对“安全”的地方。因为厕所内的学生违纪行为不容易被学校发现,一些不良学生往往选择在厕所里做出违纪甚至是暴力事件来。 学生厕所没有具体的管理责任人。学校的教室、宿舍、食堂、实验室、阅览室等都是学校的组织单位,有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并对学校负责。厕所不是学校的一级组织单位,是一个没有具体负责人的公共场所,即使有负责打扫卫生的管理员,他的职责也只是打扫卫生,而不会对厕所内的学生纪律负责。所以,学生厕所成了学生违纪事件的多发地。 厕所是学生的“自由”场所。学校的一些功能室,如教室、宿舍、食堂、实验室、阅览室等,都有严格的使用和管理制度,在这些地方学生都会受到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平时来自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在这些地方得不到有效的缓解或释放。而学生厕所是个“三不管”的“自由”场所,学生一旦来到这里,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和监管措施,自我约束的意识往往变得淡薄起来,压抑的情绪也往往在这里得以充分释放,于是就很容易导致一些过激的言行,甚至是暴力行为。 学生厕所是个复杂的小型社会。学生厕所作为全校学生的公共场所,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不同的年级、班级、宿舍以及不同的爱好等,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分成了许多不同的社会性群体。有时,由于学生个体或学生群体间存在的盲目攀比、男女生情感纠纷、盲目追求英雄感等因素,导致不同学生个体或群体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在厕所这个特殊的场所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就容易导致学生厕所的违纪甚至是暴力事件。 加强校园厕所管理刻不容缓 面对学生厕所暴力事件,作为校长,应该如何去应对?笔者认为,校长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 建立和完善厕所管理制度。学校要专门制定学生厕所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学生在厕所的言行,对发生在厕所内的学生违纪事件要严肃处理,并在学生中进行宣传教育,学生要形成良好、文明的如厕行为习惯。 加强对厕所的监督检查。学校要安排专人具体负责厕所管理,签订厕所管理目标责任书,并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加强对学生厕所的监督和检查。就像对学校食堂、宿舍等部门的检查那样,实行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检查结果与工作实效相结合的办法,使校园厕所管理工作全面、具体、扎实,不留死角。 增加厕所“透明度”。目前,由于大部分学校都实行师生不同厕的制度,厕所又缺乏专职的管理人员,才使得学生厕所成了一个被人遗忘的“三不管”地带。因此,学校应提倡师生同厕,增加厕所“透明度”,实现师生的互相监督,使厕所真正成为一个“透明”的阳光地带,从而杜绝校园厕所暴力事件的发生,还师生一个平安、和谐的如厕环境。(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级索镇中心中学) |
温馨提示:信息转载于网络,招聘信息中如果出现收费或汇款等要求,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