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ob910.com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 详情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让农村学校脱胎换骨

发布时间:2012-03-06  点击量:1826次  分享至

2009年,对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燕子河镇中心学校校长杜建成来说,是终生难忘的一年。

  燕子河镇中心学校坐落于大山深处,周围群山环抱。由于受贫困山区经济条件的制约,长期以来,该校办学条件极差,800多名师生全部生活在D级危房中。“20多平方米一间的土墙瓦顶房,要放6张双层木板床,住24名学生,加上学生从家里带来存米放菜的木箱以及其他生活用品,房间空间小,气味浓,学生上下床都很困难。”杜建成回忆说,“冬天寒风刺骨,夏天蚊虫叮咬。下雨天漏雨淋湿被子,下雪天雪花从瓦缝飘进,学生经常在夜里被冻醒。”

  金寨县从2008年开始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燕子河镇中心学校被列为首批11所实施这项工程的学校之一。资金有了保障,改造校舍有了希望,这让杜建成一下子舒开了紧锁的眉头。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杜建成针对学校的地理环境,在征得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决定调整学校布局,劈山整地,重修新建餐厅和宿舍楼。为了争取时间和进度,杜建成借款垫资,组织工程队劈山运土近3万立方米,为项目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09年暑期,燕子河镇中心学校校舍改造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新建的学生宿舍楼,室内空间大。通风、干净、卫生、窗明几净,统一采购的铁制双层床和学校自购的储物柜,整齐美观,每层都有洗手间,学生上学比在家还要方便。特别是学生餐厅建成后,山里的孩子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一日三餐,无论刮风下雨都能在宽敞明亮的餐厅内吃到可口的热饭热菜。

  安徽省教育厅项目督查组先后3次来该校督查,对学校的评价是:项目实施进度快、质量好、规划合理。

  看到崭新的校舍、美丽的校园、牢固的校舍,师生的脸上挂满了笑容。而杜建成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建设多彩校园文化等内涵式发展问题了。

  校舍改造工程项目的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寄宿制学校的生活条件,留守儿童的住校率有了切实的保障。金寨县教育局局长霍飞感慨地说:“金寨县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改造工程后,现在家长更加放心,学生更加安心,教师更加舒心,我们打心眼儿里对这项惠民工程表示感谢。”

  目前,金寨县已对11所学校实施校舍改造,总投资1994万元,并已全部完工交付使用。

 标准化建设九大工程

  1. 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

  实施时间:1995年至2005年

  目标:重点投向619个国家级贫困县,同时也兼顾了部分省级贫困县。消除危房,修建校舍,购置仪器设备和图书,培训教师和管理人员,以帮助贫困地区加快实施义务教育。

  总投入:216亿元。其中,中央资金89亿元,地方资金132亿元。

  2. 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

  实施时间:2001年至2005年

  目标:基本解决农村中小学现存严重危房,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设施建设的投入机制。

  中央投入:90亿元

  3. 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实施时间:2004年至2007年

  目标:新建、改扩建一批以农村初中为主的寄宿制学校,解决制约西部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瓶颈”问题,为实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总体目标提供基本的办学条件。

  中央投入:100亿元

  4.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实施时间:2004年至2007年

  中央投入:110亿元

  5. 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

  实施时间:2007年至今

  目标:加强农村薄弱初中学生宿舍、食堂和厕所等生活设施建设,改善食宿条件,使项目学校寄宿学生生活设施达到或接近《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基本消除“大通铺”和校外租房现象,提高农村初中巩固率和寄宿率。

  中央投入:170亿元

  6. 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实施时间:2009年至今

  目标: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抗震加固、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建设,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对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台风、火灾、雷击等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

  中央投入:280亿元

  7. 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

  实施时间:2010年至今

  目标: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改造农村薄弱学校,加快县镇学校扩容改造,逐步解决“大班额”问题;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逐步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问题;为农村学校配备仪器设备、图书、多媒体(信息技术)远程教学设备。

  中央资金:269.82亿元

  8. 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从2006年开始,中央和地方每年投入100亿元。

  9. 特殊教育工程

  “十一五”期间,投入约50亿元。

 “5·12汶川地震,我校有4名学生被埋在倒塌的校舍下面,那种身处灾区的冲击不由得就会让你去反思校舍的安全问题。”当记者问起何时开始关注校安工程时,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大学副校长苏蓉有些激动地说。

  在与建筑方面的专家探讨后,2008年6月初,当时是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的苏蓉向省人大提出了“关于对我国震级大于5级地区所有学校建筑的安全性及早进行排查、评估建议”的议案。8月,四川省建筑厅就对苏蓉的议案作了回复。相关职能部门的快速回复和对学校、医院建筑安全标准的提高让苏蓉感到满意。而随后,国家对民用建筑的安全规范作出了重新修订,这让苏蓉和其他同样关注学校校舍安全的代表、委员们感到无比欣慰。

  在忙完了该议案后,苏蓉又将关注的视野由灾区转向了山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现在灾区的校舍安全已经得到关注了,那灾区之外呢?“我在基层干过,我知道山区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知道山区的孩子怎样上课。”苏蓉对山区孩子跋山涉水徒步上学的情况和那些简陋的校舍有深刻的印象。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苏蓉就多次走访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中小学,对民族地区硬件条件薄弱的情况深有感触。恰逢民盟在自贡作了一系列的校舍加固和改造的调研,她从这些调查中了解到,自贡市校舍加固每平方米需要700元、新建每平方米约需1200元,全市校舍改造资金约需16亿元,而每年中央、省级安排的资金只够完成1/2的计划改造任务。这些从民族地区教育一线工作者和主管部门那里得来的“热气腾腾”的原始素材不停地在她脑中翻滚叩击,一个提案在她脑中孕育。

  于是,苏蓉在2011年3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提案”。

  在这个提案中,她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对偏远民族地区的关注上。针对目前校安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监管缺位、进度缓慢和资金缺口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提出了从加强部门间协调、加强工程监管、调整危改资金的划拨方案等方面入手,破解校安工程中存在的“豆腐渣工程”和“胡子工程”等问题。教育部的复函对苏蓉提出的建议逐一作了详细的回复,例如在强化部门配合协调问题上,为缩短项目审批时间,要求各地校安办实行单位成员集中办公,对校安工程项目审批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落实收费减免政策等。

  “现在去凉山州看看,那些插着国旗的工程房里,最好的房子都是我们的学校。”苏蓉在对凉山州校安工程回访后自豪地说道。

“以前教室基本没有走道,课桌椅都摆到老师的讲台下了,上课不能起立,但实施校安工程后,学生终于可以站起来了。”广西南宁市宾阳县邹圩中学搬进新教学楼后,一年级(2)班班主任严凤金的心情就舒坦多了。

  截至2011年底,广西校安工程3年累计投入资金90多亿元,新建改造加固校舍700多万平方米,基本完成校安工程规划任务。校安工程建设以学生为本,经过招投标后,一时间钢筋、水泥纷纷运进乡村学校,农村新教学楼、新宿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农村学生也和城里学生一样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在舒适的宿舍里生活,在整洁优美的校园里玩耍。

  邹圩中学以前两栋教学楼全是上世纪80年代的预制板房,不仅校舍紧张,而且每逢下大雨,学校低矮的围墙就成了“钓鱼台”。2004年一次大雨后,邹圩中学校园里,近百“钓友”整齐地坐在学校围墙上,数百根渔竿齐齐伸向墙根下的大水里。校长黄鑫回忆起这件事情,至今仍哭笑不得。

  2010年11月,经上级部门批准,邹圩中学校舍推倒重建。学校新教学楼打地基,全校教师都当起了“检查员”,看到3米深的地基,教师们很放心。

  学校新校舍竣工后,黄鑫终于放心了。今年春季学期,学校有一栋4层楼共16间教室可以使用,还有一栋4层8间教室的教学楼在建,预计6月份竣工。

  根据全国校安办工作要求,广西建立了自治区、市、县三级校安工程档案管理系统,设立档案室,落实专人负责管理。南宁市横县建立了独立的校安工程资料室,制定了建档完成计划,及时收集资料,并通过编制资料目录、规范目录编号、制作档案标签、分类注册等方式,规范管理,同时落实一名工作人员负责项目的资料收集、注册、归类存档等档案管理工作,初步实现了“一校一档案”的管理模式。

  自2009年广西校安工程启动实施以来,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地要严把施工关,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严格遵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确保建筑材料质量,严防偷工减料,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

2009年4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正式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提出用3年时间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7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易发地区的各级各类城乡中小学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迁移避险,提高综合防灾能力。

  为确保校安工程顺利实施,特提出以下建议:

  提高校安工程的统筹层次。应结合各地经济实力参差不齐的事实,将校安工程实施单元分为中、省、市、县等层次,使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各自在合适的投资主体推动下,顺利推进工程。

  加强部门间协调,提高行政效能。要求与校安工程有关的各职能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协调和解决好工程实施中审批程序多、鉴定经费不足、工作经费缺乏,技术力量调集力度不够等突出问题,以利工程如期推进。

  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所有校舍建设工程,必须严格执行法定建设程序和工程建设标准,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各项工程建设管理制度。要在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环节严格实施质量终身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工程质量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决不允许出现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决不允许出现无规划、无监理、无验收的“三无工程”,坚决杜绝出现“豆腐渣工程”。

  确保工程如期完成。统筹、整合中小学各种房屋改造维修项目,各级主管部门要调整危改资金的划拨计划,向重点区县、重点学校倾斜甚至集中,共同实现加固C级危房、消除D级危房的目标。

温馨提示:信息转载于网络,招聘信息中如果出现收费或汇款等要求,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上一篇:全国中小学生学雷锋“六个一”活动全面启动

下一篇:教育部等发布的“八条措施”能否遏制择校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