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ob910.com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 详情

佛山二中三少年千次试验解决农田污染问题

发布时间:2011-04-08  点击量:1447次  分享至

 学生头、蓝校服,很难想象,李颖欣、杨兆楠、陈婉玲这三个一脸书卷气的高三学生,竟研究出了一项抗农田污染技术——释能保氮土壤重塑。不久前,这三个来自广东佛山二中的学生,凭借这项研究,从来自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在瑞典获得了2010年“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总决赛的全球唯一特别奖。“当五星红旗在赛场冉冉升起时,真的可以用欣喜若狂来形容我们。”李颖欣说。

  这项国际大奖的获得,却只是源于他们高一时一次郊游。在那次郊游中,平日里就热心环保的李颖欣、杨兆楠、陈婉玲发现,原本肥沃湿润的农田,如今却遭到化肥、农药的严重污染,不仅板结,甚至无法再种庄稼。深感痛心的同时,这三个小小绿色爱好者,萌发了一个简单的想法:做一个研究项目,解决农田污染问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三人首先开始调制土壤重塑的配方,光为了调制配方,他们就不知在实验室里做了多少次试验。“之前没这样的经验,网上也基本上找不到相关资料,只能靠自己一次次尝试。”三人小组里唯一的男生杨兆楠说。

  他们放弃许多休息时间,泡在了实验室里。三人的努力没有白费,用了两年半时间,经过几十次失败,历经近千次试验,他们最终研制出了由废弃物和共生菌群组成的土壤重塑基料,利用“释能保氮”独特方法,重组土壤的碳氮比,重塑土壤生态因子,能有效解救土壤板结、防止肥水流失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陈婉玲说:“我们用的原料是蔗渣,在南方,蔗渣很常见,价格也便宜。如果换到北方地区,可以用秸秆代替。所以说,这个技术成本低,适应范围广,实用性也强。”

  近日,他们又站在了由凤凰卫视发起的“2010—2011年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的舞台上,拿到了“希望之星”奖项。这一切,都让三个孩子觉得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一分。他们说:“环保是一种责任。”

温馨提示:信息转载于网络,招聘信息中如果出现收费或汇款等要求,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上一篇:湖南长沙雅礼中学委员会打造"三力"基层党组织

下一篇:河南国培教师6.5万名 占省农村教师总数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