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ob910.com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 详情

湖南省株洲南方中学创新办学模式谋新出路

发布时间:2010-12-14  点击量:1917次  分享至

企业办学难,企业所办学校转到地方后,发展更难。但湖南省株洲南方中学,却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飞速发展,不仅教学质量创出品牌,今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全省第一,而且办学模式更有创新,短短10年先后办起2所中学、2所小学、1个培训中心,组建起全省第一个教育集团。

  建于1958年的南方中学坐落于湖南著名的工业城市株洲,原是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的子弟学校,1996年公司转制之前,作为大型国企的子弟校,学校日子比较好过,还是全省首批重点中学。但是,到了上世纪末,企业发展陷入困境,效益大幅下滑,学校建设“零投入”。

  夏立威就是在这个时候出任校长的,当时学校总资产1041万元,负债近百万元。靠着40万元的贷款,夏立威开始艰苦创业。

  为了应对企业转制,1998年,学校吸纳社会资金,办起了民办机制初中校——外国语学校。夏立威初上任时,由于种种原因,“外国语学校的大部分学生老师被人带走,有的班仅剩7个学生”。当时被夏立威从深圳请回来担任校长的周亚娟说,她被逼得到处躲。但是,这一切夏立威和他的团队咬牙挺过去了。如今,外国语学校已成为全市最好的初中,在校生达到2000多人。

  2001年,学校又以同样的方式办起了一所高中——株洲市凤凰高级中学,是一所音体美特色鲜明的学校。2005年该校首届142名毕业生参加高考,就有70名学生被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录取。

  2所学校的新建,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全新的用人机制。

  创新办学机制,解决的是生存问题,而学校发展关键是要有过硬的质量,其中最重要的是师资。南方中学当时的师资是个什么状况?企业最困难发不出工资的时候,有的职工甚至到菜市场捡菜叶子吃。这个时候,一批优秀教师“孔雀东南飞”了,短短几年,至少走了三四十人。

  夏立威发誓要把学校办好!他回到自己的老家益阳、回到母校湖南师大请求支持,甚至从别的地方借教师。之后每一年,他亲自领着人到北京、武汉的高校要应届生。有一年,学校一口气从北师大要来13人。据统计,近10年,学校招收应届生至少60多人,比许多地方的一个县还多。

  但是,年轻人毕竟教学经验不足,2009年,学校又向全省700多名特级教师“广发英雄帖”,年薪8万元诚聘,30多名特级教师被吸引前来报名,最后确定6人。“待遇不是主要的,特别是对我们这些中年人来说。”来自湘潭的数学特级教师黄昆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是被南方中学的办学理念所吸引。

  加强培训让教师们“走出去”,是学校师资建设的另一特色,记者采访时,正碰到两名从英国培训回来的英语教师:宫尚琴、谭雄杰。“去了3个多月,真的是太有收获了。”宫尚琴说,他们这次参加的是全国基础教育中小学教师奖学金项目,全国总共才选拔42人。更令记者惊奇的是,全校357名教师,至少有154人出国学习培训过,其中英语教师几乎是百分之百。

  当然,无论是创新办学模式多渠道办学,还是花大力气引进优秀教师,南方中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创出品牌。为此,早在2003年,学校就出台了一系列质量考核制度,分别对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工作质量评价考核;教师收入也完全与岗位和绩效挂勾,当时教师之间的年收入差距就可以达到3倍。

温馨提示:信息转载于网络,招聘信息中如果出现收费或汇款等要求,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上一篇:郑州市中原区政企联手建校 缓解孩子上学难题

下一篇:上海"居住地统筹"就近入学政策2011年"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