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2010人员公开招聘简章
发布时间:2010-04-17 点击量:75865次 分享至
学校在保持学科传统优势与特色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形成了以工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科、人文学科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构架。目前,学校设有个本科专业42,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4个,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2个。
在2005年教育部组织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我校获得“优秀”结论, 2006年我校党委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QUT) is the only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in southwest China that enjoys a background of weapon industry. It originated from the “Shiji Public School” founded in 1940 by the Office of Weapon Industry of KMT Government, which was changed into an industrial school of the Committee of Southwest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in 1950, renamed as Chongqing Industrial College in 1960, upgraded into Chongqi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in 1965, and was renamed as Chongqing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Management in 1985. In this period of time, it was successively affiliated to the Fifth Ministry of Mechanical Industry, Ministry of Weaponry, Ministry of Machine Building and Electronics Industry, China North Industries Group Corporation, etc. In 1999, under the policy of joint central-local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Chongqing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Management was put mainly und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Chongq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and renamed as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March, 2009,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as approved to be renamed as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Now, CQUT covers an area of 126 hectares, and mainly consists of Yangjiaping Campus and Huaxi Campus. CQUT has 17 secondary teaching units, 42 undergraduate specialties, 17master-degree specialties. More than 20000 students are studying on campus, and about 1,800,000 books are available in the library. After 70-year development, CQUT has accumulated strong school-running capacity with school-running conditions improved, school-running scale expanded, structures of disciplines increasingly rationalized, significant effect achieved in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city strengthened, and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steadily enhanced.
重庆理工大学始建于1940年,原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划转到重庆市。历经近70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以工为主,工、经、管、理、文、法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普通高等学校。现因学校发展事业需要,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热忱欢迎有识之士应聘我校。
一、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公开招聘计划
单位 | 工作岗位 | 人数 |
学科专业要求 (研究方向要求) |
学历或 职称要求 |
党派 要求 |
年龄 要求 |
最后学历毕业 高校要求 |
备注 | |
数学与统计学院(7人) | 统计学系教师 | 2 | 概率统计、统计学 | 博士或教授 | —— | 如为博士要求不超过35周岁;如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应具有教授职称)应不超过50周岁 | "211"工程院校 | ||
应用数学系教师 | 2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理金融方向优先) | —— | "211"工程院校 | |||||
高等数学教研室教师 | 2 | 数学/应用数学 | —— | "211"工程院校 | |||||
数学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 | 1 | 应用数学 | —— | "211"工程院校 | |||||
光电信息学院(4人) | 应用物理系教师 | 1 | 应用物理 | —— | "211"工程院校 | ||||
电子信息工程系教师 | 2 | 电子科学技术 | |||||||
物理实验中心实验技术人员 | 1 | 物理 | —— | "211"工程院校 | |||||
重庆汽车学院 (15人) |
工程力学系教师 | 2 | 力学/机械学科专业(CAE方向) | 博士 | 党员优先 | ≤35岁 | "985"院校 | ||
工业工程系教师 | 1 |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自主设立)、 (研究方向:物流工程、质量工程、信息化技术、效率工程、人因工程等) | 博士 | —— | ≤35岁 | "985"院校 | |||
机械基础教研室教师 | 1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博士 | —— | ≤35岁 | "985"院校 | |||
机械系教师 | 2 | 流体机械及工程 | 博士 | —— | ≤35岁 | "985"院校 | |||
1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博士 | —— | ≤35岁 | "985"院校 | ||||
1 | 精密仪器与机械 | 博士 | —— | ≤35岁 | "985"院校 | ||||
汽车工程系教师 | 1 | 车辆工程学科 | 博士 | —— | ≤35岁 | "985"院校 | |||
汽车工程系教师 | 1 | 地面武器机动工程 | 博士 | —— | ≤35岁 | "985"院校 | |||
1 | 热能与动力工程 | 博士 | —— | ≤35岁 | "985"院校 | ||||
1 | 汽车服务工程或相关专业 | 博士 | —— | ≤35岁 | —— | ||||
实践教学与技能培训中心实验技术人员 | 1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博士 | —— | ≤35岁 | "211"工程院校 | |||
1 | 机械电子工程 | 博士 | —— | ≤35岁 | "211"工程院校 | ||||
1 | 车辆工程或内燃机 | 博士 | —— | ≤35岁 | "211"工程院校 | ||||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10人) |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教师 | 2 | 自动化 | 博士 | —— | ≤35岁 | —— | ||
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博士 | —— | ≤35岁 | —— | ||||
电子信息工程系教师 | 2 | 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均可 | 博士 | —— | ≤35岁 | "985"院校 | |||
测控技术与仪器系教师 | 2 | 武器探测与制导学科专业 | 博士 | —— | ≤35岁 | "985"院校 | |||
理论电工电子技术教研室教师 | 2 | 仪器科学与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信息与通信工程 | 博士 | —— | ≤35岁 | "985"院校、"211"工程院校 |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8人) |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教师 | 1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 | 博士 | —— | ≤35岁 | —— | ||
信息管理系教师 | 1 | 本科专业为管理科学与工程或计算机安全类,优先考虑信息管理或信息安全为研究方向 | 博士 | —— | ≤35岁 | 本科为重点大学,研究生为"211"工程院校或教育部直属高校 | |||
计算机网络系教师 | 2 | 计算机网络研究方向 | 博士 | —— | ≤35岁 | "211"或"985"院校或教育部直属高校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师 | 1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博士 | —— | ≤35岁 | ||||
软件工程系教师 | 3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方向) | 博士 | —— | ≤35岁 | —— | |||
材料科学院与工程学院 (3人)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教师 | 1 |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专业(要求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博士 | —— | ≤35岁 | "985"院校 | ||
材料科学系教师 | 1 | 材料学科或材料加工专业(微连接方向) | 博士 | —— | ≤35岁 | "985"院校 | |||
材料工程系专业教师 | 1 | 材料加工学科 | 博士或教授(教授应为学术技术带头人) | —— | 博士在35周岁以下;教授在45周岁以下 | "985"院校,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科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的博士优先 | |||
化学与化工学院(5人)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教师 | 3 | 化工机械(多相流与分离机械、化工过程检测与控制、化工机械设计制造、新型反应器、化工设备防腐、化工设备安全等方向) | 博士或教授(教授应省部级及以上为学术技术带头人) | —— | ≤45岁 | 211院校、985工程院校 | 新办专业,新增3名计划 | |
化学工程系教师 | 2 | 化学工程(应用化学) | 博士或教授(教授应为省部级及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 | —— | 博士在35周岁以下;教授在45周岁以下 | "985"院校 | |||
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9人) | 生物医学工程系教师 | 1 |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电方向) | 博士 | —— | ≤35岁 | —— | 新增5名计划 | |
生物医学工程系教师 | 1 |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材料方向) | 博士 | —— | ≤35岁 | —— | |||
制药工程系教师 | 4 | 化学工程(制药、药学) | 博士 | —— | ≤35岁 | 重点院校 | |||
生物工程系教师 | 2 | 生物工程 | 博士或教授(教授要求为省部级及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 | ≤36岁 | 海外留学背景 | ||||
中心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 | 1 | 化学工程(掌握现代仪器分析设备使用者优先) | 博士 | —— | ≤35岁 | —— | |||
知识产权学院(3人) | 知识产权系教师 | 3 | 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管理、民商法学(知识产权或技术经济研究方向,具有工科背景或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 | 博士 | —— | ≤35岁 | “985”院校或"211"工程院校 | 具有工科背景优先(新增2名计划) |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6人) | 社会工作系教师 | 2 | 社会学或心理学 | 博士 | —— | ≤35岁 | “985”、"211"工程院校 | ||
思想政治教研室教师 | 2 | 思想政治教育 | 博士 | 中共党员 | ≤35岁 | —— | |||
行政管理系教师 | 1 | 公共管理学科专业 | 博士 | —— | ≤35岁 | "211"工程院校 | |||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教师 | 1 | 科学社会主义 | 博士 | 中共党员 | ≤35岁 | 教育部高校 | |||
工商管理学院 (6人) |
市场营销系教师 | 2 | 市场营销专业 | 博士 | —— | ≤35岁 | "211"工程院校 | ||
工商管理系教师 | 1 | 工商管理(企业管理)专业 | 博士 | —— | ≤35岁 | "211"工程院校 | |||
物流管理系教师 | 2 | 物流管理专业 | 博士 | —— | ≤35岁 | "211"工程院校 | |||
旅游管理系教师 | 1 | 旅游管理专业 | 博士 | —— | ≤35岁 | "211"工程院校 | |||
经济与贸易学院 (3人) |
金融学系教师 | 1 | 金融学(投资及理财方向) | 博士 | —— | ≤35岁 | 教育部高校 | ||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师 | 1 | 国际贸易学(侧重于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 | 博士 | —— | ≤35岁 | 教育部高校 | |||
社会保障系教师 | 1 |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法学及劳动法学 | 博士 | —— | ≤35岁 | 教育部高校 | |||
会计学院(5人) | 财务管理系教师 | 2 | 企业管理(财务管理) | 博士 | —— | ≤35岁 | "211"工程院校 | ||
会计信息化系教师 | 1 | 会计学(要求具有较丰富的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经验,同时具有较好的英语听读写能力) | 博士 | —— | ≤35岁 | 不限 | |||
会计系教师 | 2 | 会计或审计 | 博士 | —— | ≤35岁 | "211"工程院校 | |||
外国语学院 (1人) |
英语系教师 | 1 | 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博士 | —— | —— | —— | ||
体育教学部 (1人) |
体育教研室教师 | 1 | 羽毛球、乒乓球 | 博士或本科以上健将级运动员 | —— | ≤35岁 | "985院校"或体育专业院校 | ||
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人) |
工程技术人员 | 1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博士 | —— | ≤35岁 | —— | ||
汽车零部件制造及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人) | 车辆及零部件检测技术研究人员 | 1 | 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 | 博士 | —— | ≤35岁 | "211"工程院校 | ||
车辆动力及传动技术研究人员 | 2 | 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博士 | —— | ≤35岁 | "211"工程院校 | |||
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人员 | 1 | 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 | 博士 | —— | ≤35岁 | "211"工程院校 | |||
商贸信息学院 (1人) |
双文凭专任教师 | 1 | 物流管理 | 博士或海外高校2年制毕业硕士 | —— | ≤30岁 | 博士为教育部高校毕业 |
二、招聘程序
1.应聘者直接向我校相关单位(相关单位联系方式见附件)提交《重庆理工大学应聘人员审批表》,同时务必提交本人身份证、学历及学位证书、职称证书或聘书、各种荣誉证书或获奖证书、教学及科研成果的复印件或扫描件(此为应聘资格审查之依据,原件请在面试及正式报到时提交)。2.用人单位进行资格审查、考核。
3.人事处核对招聘计划。
4.引进高层次人才由人事处组织专家咨询会评议。
5.人事处统一组织体检。
6.校长办公会审核。
7.在学校校园网上公示拟聘用人员名单7天。
8.人事处办理有关报到手续。
三、新进人员的报到时间
为便于安排教学等各项工作,新进人员原则上实行集中报到制度,报到时间为2010年7月1日—7月10日或2011年1月3日—1月10日。
四、2010年引进高层次人才优惠待遇
1.我校将为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经济适用房、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电话费、交通补助费、低职高聘等优惠待遇,努力为大家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
2.此外,我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在进校2年内取得的相应科研成果可享受追加待遇,上不封顶。
3.我校引进高层次人才优惠待遇按照《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引进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实施办法》(重理工〔2009〕135号执行。
欢迎访问重庆理工大学网站,并期待着您的加盟!
重庆理工大学
二0一0年
温馨提示:信息转载于网络,招聘信息中如果出现收费或汇款等要求,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