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学院是一所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主要承担为丽水市和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是浙江省文明单位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06年的处州学堂,以后几易其名,由处州师范学堂到丽水师范学校,1977年挂牌设立浙江师范学院丽水分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丽水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丽水学院。
学院现占地807亩,校舍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700万元,馆藏图书85万册,有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500余名,教师965名,其中专任教师642名,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80人,其中教授36名,开设有21个本科专业和47个专科专业,有人文学院、数理学院、外语学院、化生学院、计算机信息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经管学院、机电建工学院、医学院等十个二级学院、一个直属系、一个成人教育学院。学校先后与加拿大西蒙·弗朗斯大学、西班牙的伊塞普大学等国外6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形成并坚持师范性、民族性、地方性三大办学特色,围绕地方支柱性产业和基础教育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升格后,学校适时提出了未来5年发展的总体目标,这就是:通过5年的努力,把丽水学院建设成为一所符合国家标准、适应社会需要、有较高办学水平和鲜明地方特色的合格本科学院。
目前,全校师生正在省市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开拓创新,争取再创新的辉煌
丽水学院2008年教师招聘计划
专 业
|
学历要求
|
招聘人数
|
备注
|
社会工作
|
硕士及以上或副教授
|
1
|
|
英语
|
博士或教授
|
1
|
|
外贸英语
|
硕士及以上
|
1
|
|
西班牙语
|
本科及以上
|
1
|
|
美术学
|
教授或学科带头人
|
1
|
|
艺术设计(陶艺)
|
硕士及以上
|
1
|
|
书法艺术
|
硕士及以上
|
1
|
|
教育学
|
教授或博士
|
1
|
|
旅游管理
|
学科带头人
|
1
|
|
国际贸易
|
硕士及以上
|
2
|
|
财务管理
|
硕士及以上
|
1
|
|
计算数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
应用数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
电子信息
|
硕士及以上
|
3
|
|
计算机
|
硕士及以上
|
2
|
|
自动化
|
教授、学科带头人
|
1
|
|
自动化
|
硕士及以上
|
2
|
|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
教授、学科带头人
|
1
|
|
土木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1
|
|
化学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2
|
|
园林
|
学科带头人
|
1
|
|
园林(规划设计)
|
硕士及以上
|
1
|
|
园林(施工管理)
|
硕士及以上
|
1
|
|
篮球
|
硕士及以上
|
1
|
|
生理学
|
博士
|
1
|
|
免疫学
|
博士
|
1
|
|
解剖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男性
|
病理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
口腔科学
|
教授
|
1
|
|
基础护理学
|
副教授
|
1
|
|
临床护理学
|
副教授或硕士及以上
|
4
|
|
丽水学院2008年非教学人员招聘计划
机械(实验)
|
本科以上
|
1
|
具有工作经验
|
土木工程(实验)
|
本科以上
|
1
|
具有工作经验
|
临床护理学(实验)
|
本科及以上
|
1
|
具有工作经验或担任过护士长经历
|
检验医学(实验)
|
本科及以上
|
1
|
|
联系方式:

丽水学院2008年教师招聘程序及优惠条件
一、招聘程序和方法:
(一) 制定招聘计划(2007年11月份)。
(二) 在本校校园网发布招聘信息(2008年1月份)。
(三) 报名和资格审查:受理应聘人员的申请,对资格条件进行审查。应聘人员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学术成果原件和复印件;应届毕业生需要提供学校盖章的就业推荐表。
(四) 面试或试讲,按招聘名额1:3的比例确定面试或试讲人员,学校成立面试专家组,专家组由人事处、教务处、教学督导、招聘学院领导和各学科专家组成。主要面试相关专业知识及教师基本功。(2008年3月--4月份)
(五) 体检:根据面试或试讲结果,确定体检人员,在校内公示栏公示。公示后到指定医院统一进行体检,标准及项目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
(六) 录用:根据面试或试讲、体检结果,确定拟录用人员,拟录用人员通过校园网公示,公示期7天,公示无异议后,公布录用,签订就业协议书。2008年3月--4月份)。
(七)上报教育局、劳动人事社会保障局新增人员审核表(2008年7月份)
(八)签订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2008年9月份)。
二、引进优惠条件:
1、学科带头人:安家费5万,住房补贴 70-120万,提供科研启动费(文科、理科10万元,工科50万元),提供过渡性临时住房。
2、教授、博士:安家费1万,住房补贴 10-30万,提供科研启动费(文、理科3万元、工科5万元),提供临过渡性时住房。
3、 硕士:科研启动费 1万元。提供一定的租房补贴。
4、 紧缺专业人才引进的工作条件和经济待遇面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