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直属农业科研单位,院址在广州市天河区金颖路,重点开展与广东农业、农村发展紧密相关的动植物新品种选育和种养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增值技术、情报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前身是1930年成立的中山大学稻作试验场,1950年更名为华南区农业推广繁殖场,1952年为广东省农业试验场,1956年为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1959年为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1960年成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现已建成具有广东特色、科技实力雄厚的省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下设水稻、作物、蔬菜、果树、植物保护、畜牧、兽医、蚕业与农产品加工、土壤肥料、花卉、茶叶、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科技情报等13个研究所,建有野生稻、甘薯、香蕉、荔枝、桑树、茶树等6个国家(华南)及7个省市共建的作物种质资源圃、12个国家农业部、广东省重点(公共)实验室、1个国家农业部检验测试中心、6个广东省研究开发中心、3个国家农业部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综合实力居全国省级农业科学院前列。2005年,全院在职职工158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87人,博士55人,硕士182人,高级职称专家274人,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3人,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专家117人。
本院一贯坚持农业科技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宗旨,发挥良种良法优势,加强农业科技集成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积极探索建立科研、生产、推广、经营相结合的新路子。建院至今,全院共获得科技成果1156项(其中国家级56项、部省级536项),育成并通过省级和国家级审定的新品种300个,研制获得市场准入的科技产品473个,获专利授权及新品种权50项。系统研究、科学集成了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三大农业产业化关键技术群,“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体系创建与实践”获得广东省2001年科技特等奖。在全省100多个县市建立了700多个试验示范基点,构建起覆盖全省的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网络,使全院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0%以上,为保障粮食与食品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2008年招聘信息如下:
序号
|
招聘人数
|
拟从事工作
|
所需条件
|
1
|
1
|
水稻资源发觉利用研究
|
作物遗传育种或分子生物学专业,研究生
|
2
|
1
|
水稻生物技术研究
|
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
|
3
|
1
|
水稻生理生态研究
|
植物学、植物学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硕士以上
|
11
|
1-2
|
薯类遗传育种研究
|
作物遗传育种或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以上
|
12
|
2
|
玉米遗传育种研究
|
作物遗传育种或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以上
|
13
|
1
|
烟草、南药遗传育种研究
|
作物遗传育种或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以上
|
25
|
1
|
计算机编程和科研项目方案编写
|
计算机科学专业。硕士以上
|
38
|
3
|
饲料添加剂新产品研发
|
有机化学或应用化学,硕士
|
45
|
1
|
农业环境科学研究
|
环境科学专业,硕士以上
|
47
|
1
|
科研处实验室管理
|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博士
|
48
|
1
|
科研处仪器设备管理
|
分析化学、检测、仪器科学等相关专业,硕士
|
52
|
1
|
会计、审计
|
财务管理、会计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
|
53
|
2
|
文秘
|
中文、秘书专业,中共党员,硕士以上
|
55
|
1
|
单位电力系统维护与管理
|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可靠性与规划等专业,硕士以上
|
56
|
1
|
建筑工程管理与设计
|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以上
|
57
|
1
|
安全保卫、人力资源管理
|
法律专业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共党员,硕士
|
联系人:姚先生
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金颖路29号
邮编:510640
电子邮箱:ywsh1@tom.com
网址:www.gdaas.cn
备注;有意向的同学,设置求职信文件名时,文件名注明求职岗位和个人姓名及学位情况。例如:王明同学求职第28各岗位,硕士研究生,则文件名设置为:王明28硕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