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大连市)2009年教师招聘公告
发布时间:2009-04-30 点击量:47445次 分享至
所在地区 辽宁省大连市 单位地址 辽宁省大连市凌海路1号 隶属部门 交通部
联系部门 人事处 单位电话 86 0411 84729228 联 系 人 芮雪银 刘绍满 曹印
单位性质 高等教育单位 单位传真
单位网址 电子邮件 zhaopin@newmail.dlmu.edu.cn 单位邮编 116026
提 供 待 遇
类型 需求专业 需求数 安排岗位 具体要求
研究生 通信与信息系统 1
研究生 计算机系统结构 1
研究生 计算机应用技术(电信) 1
研究生 行政管理(管理) 1
研究生 应用数学 1
研究生 英语语言文学 1
研究生 理论物理 1
研究生 等离子体物理 1
研究生 凝聚态物理 1
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 1
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1
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
研究生 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文) 1
研究生 行政管理(人文) 1
单位简介
学 校 简 介
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
学校历史
大连海事大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解放前,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历尽艰辛,几度中断。解放以后,高等航海教育得以迅速发展。1953年,由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时为我国惟一的高等航海学府。1960 年,大连海运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学校设立了亚太地区国际海事培训中心;1985年,世界海事大学在学校设立分校;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97年,被国家批准进行"211工程"重点建设;1998年,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港务监督局和挪威船级社(DNV)的认证,成为我国第一所获得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DNV三个认证规则证书的大学;2004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检查,并获得优秀;2006 年,交通部、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就支持加快大连海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达成了共建协议。通过不断地建设和发展,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等方面已居于世界同类院校的前列。大连海事大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国内外所享有的声誉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1993年8月22日和10月20日,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了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词"坚定、严谨、勤奋、开拓,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
地理位置
大连海事大学位于中国北方海滨名城大连市西南部。学校占地面积137 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5.1万平方米。学校拥有设施和功能齐全的航海类专业教学实验楼群、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水上求生训练馆、教学港池、图书馆、游泳馆、天象馆等;拥有航海模拟实验室、轮机模拟实验室等40余个教学科研实验室,拥有2艘远洋教学实习船。
学校实力
大连海事大学设有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交通运输管理学院、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法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系、物理系、体育工作部、专业学位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航运发展研究院等16个教学科研单位,设有48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近25000人,同时招收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并校50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近6万名,其中大多数已成为我国航运事业的骨干力量。学校还为7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培训留学生及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4000余名。
学校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6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法律硕士(J.M)、工程硕士(9个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省级示范性专业,1个省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拥有一支整体素质好、层次结构较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241名,博士生导师(含兼职)147名,聘任二级教授39名,三级教授70名,并涌现了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在海上交通工程、航海信息工程、船舶智能化、船舶动力系统及节能技术、船机修造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海洋环境保护、海事法规体系等领域,集中了一批专业理论深厚、科研能力较强的知名专家、教授和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骨干。学校还聘请共享院士5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讲座教授57名、客座教授298名,通过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实质性工作与交流,使大连海事大学师生能够近距离接触各学科前沿理论,进一步拓展了视野,活跃了学术气氛。
国际合作
大连海事大学十分注重对外交往和校际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俄罗斯、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瑞典、埃及、越南、斯里兰卡等国家的50余所国际著名院校、单位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在合作办学、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合作科研等方面一直保持着实质性联系,合作的领域正在不断拓宽。2005年3月学校与世界海事大学合作举办培养的"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首次招生,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国际合作办学层次。学校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航海工程学院建立了我校校区,并于2007年在斯里兰卡开始招生,实现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首次输出。学校还与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亚太航海院校联合会(AMETIAP)、国际航海教师联合会(IMLA)、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南亚国家联盟、国际航运协会(ISF)、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以及马士基(MAERSK)、日本邮船(NYK)等世界著名的航运公司。学校还积极开展教育创新,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引进教育资源。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大连海事大学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瞄准新目标,践行"学汇百川,德济四海"的校训,传承"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海大精神,弘扬"同舟共济,艰苦卓绝,科学航海,爱国为根"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承载使命,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学校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并向着具有鲜明航运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努力奋斗!
大连海事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计划实施办法(部分细则)
第二章 引进对象
第三条 引进高层次人才包括:
(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三)博士生导师;
(四)知名教授;
(五)业绩突出的博士;
(六)符合教师条件的高级船长和高级轮机长。
第四条 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年龄要求
引进两院院士年龄一般不超过70周岁;"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博士生导师、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博士后和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获得博士学位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高级船长、高级轮机长年龄一般不超过45 周岁。
第三章 引进人才待遇
第五条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根据具体情况,其待遇及相关事宜面议。
第六条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一)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或改造实验室;
(二)配备科研助手,协助创建创新团队;
(三)提供科研配套经费200万元以上;
(四)除享受国家岗位津贴10万元外,学校每年发放岗位津贴10万元;
(五)提供安家补贴50万元。
第七条 博士生导师
(一)优先安排研究室用房,并配备研究助手;
(二)提供科研启动经费:人文类3-5万元,经济管理类5-10万元,理工类10-20万元;
(三)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业绩,聘任相应岗位,岗位津贴按学校相应标准执行;
(四)提供安家补贴20-50万元。
第八条 知名教授
(一)根据工作需要提供科研启动经费:人文类:3-4万元,经济管理类4-6万元,理工类6-10万元;
(二)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业绩,聘任相应岗位,岗位津贴按学校相应标准执行;
(三)提供安家补贴16-20万元。
第九条 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博士后
(一)根据工作需要提供科研启动经费:人文类3万元,经济管理类4万元,理工类5万元;
(二)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业绩,聘任相应岗位,岗位津贴按学校相应标准执行;
(三)根据实际业绩提供安家补贴8-12万元。
第十条 业绩突出的博士
(一)根据工作需要提供科研启动经费:人文类2万元、经济管理类3万,理工类4万元;
(二)根据本人申请及实际业绩,聘任相应岗位;
(三)根据实际业绩提供安家补贴5-10万元。
第十一条 高级船长、高级轮机长
(一)根据工作需要提供科研启动经费3-5万元;
(二)根据海上服务资历和实际业绩,聘任副教授或教授岗位,岗位津贴按学校相应标准执行;
(三)提供安家补贴10-15万元。
此外,大连市为来连工作的两院院士提供安家补贴30万元;"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外知名专家、学者,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的人员,进入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的人员提供安家补贴15万元;国内统招统分脱产学习的博士研究生和经国家留学服务中心(或我国驻外使领馆教育机构)认定的国(境)外博士研究生提供安家补贴6万元。
第十二条 学校原则上只解决教授以上层次引进人才家属的工作安置,其他层次引进人才,学校只负责将其家属户口调入大连市。
第十三条 根据提供的安家补贴标准,来校正式报到工作两个月内,一次性将安家补贴划入工资卡。
第十四条 科研启动经费的使用严格执行《大连海事大学引进人才专项经费的管理规定》,分年度划拨。
第十五条 引进人才到校后,学校提供相应面积周转住房一套,原则上周转期限一年,租金按我校规定标准收取。
联系方式 :
联系人: 芮雪银 刘绍满 曹印
联系电话: 86 0411 84729228
E-Mail: zhaopin@newmail.dlmu.edu.cn
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高层次人才需求一览表(分解计划)
序号 学院(系) 需求专业 人数 计划补充人数 需求人员层次 备 注
1. 航海学院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航海科学与技术
海上交通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9 9 博导、博士 第一学历为"211工程"院校或国家重点大学
2. 轮机工程学院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制冷及低温工程) 1 12 博导、博士 第一学历为"211工程"院校或国家重点大学
电气工程
轮机工程 9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2
3. 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 2 6 博导、博士 第一学历为"211工程"院校或国家重点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机修) 1
物流工程 1
救助打捞 1
4.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6 27 博导、博士 第一学历为"211工程"院校或国家重点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6
控制科学与工程 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
5. 法学院 法学 国际经济法 1 5 博导、博士 第一学历为"211工程"院校或国家重点大学
国际私法 1
国际公法 1
刑法学 1
刑事诉讼法 1
6.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物流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19 19 博导、博士 第一学历为"211工程"院校或国家重点大学
7.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 6 博士、博导 第一学历为"211工程"院校或国家重点大学
哲学 2
汉语言文学 2
政治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1
8.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海洋化学 1 1 博导、博士 第一学历为"211工程"院校或国家重点大学
9. 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 2 3 博导、博士 第一学历为"211工程"院校或国家重点大学
日语语言文学 1
10. 数学系 应用数学 2 3 博导、博士 第一学历为"211工程"院校或国家重点大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1
11. 物理系 等离子体物理(或化学或环境工程) 2 6 博导、博士 第一学历为"211工程"院校或国家重点大学
凝聚态物理 2
理论物理 2
12. 体育工作部 体育教育 乒乓球 1 3 博士 第一学历为"211工程"院校或国家重点大学;以上项目运动技术等级要求二级以上,其中田径、足球、游泳、瑜伽要求计算机二级以上
羽毛球 1
田径、足球、游泳、瑜伽 1
温馨提示:信息转载于网络,招聘信息中如果出现收费或汇款等要求,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