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ob910.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办学校> 福建公办学校

2010年福建师范大学诚聘教师人才公告【汇总】

发布时间:2010-04-17  点击量:43270次  分享至

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诚聘人才

福建师范大学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江之滨,创建于1907年,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省属重点大学,是我国建校最早的师范大学之一。现已形成了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农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和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新时期,福建师范大学正朝着建设综合性、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大踏步前进,努力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国际科技与文化交流的基地。学校对海外人才实行特殊待遇,提供良好工作条件,热忱欢迎各类海外英才加盟,共创大业,再铸辉煌!

  学院设置

  学校现有26个学院,本部设置60个本科专业。拥有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1个,国家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8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

  学科建设

  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学科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5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5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3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高校、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各1个。

  办学规模

  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3000多人,各类研究生5000多人。还有来自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留学生,以及港澳台及华侨学生。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输送各类专门人才30多万多人,为国家建设,特别是为福建的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师资队伍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已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拼搏向上的师资队伍,现有1700多名专任教师,其中高职称人员800余人;有双聘院士1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成员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省级人选64人,省级优秀专家21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5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7人。

  教研成果

  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13项;2001年以来,获得全国优秀教材一、二、三等奖5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奖5 项,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二等奖60项。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各类国家级课题137项,其他各类课题2000多项。共获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97项,其中独立或合作获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6项。

  对外交流

  学校充分发挥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毗邻港澳台、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目前已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30多个国家以及台港澳地区的10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学校还是国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培训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面向东南亚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培训基地、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国家单独招收台湾学生试点学校、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等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海外华文教育已初具规模,在东南亚国家产生了良好反响。

  办学条件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目前有旗山、仓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多亩。学校办学主体位于福州地区大学城旗山校区。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书300余万册,在全国高师院校中名列前茅,其中尤以丰富的古籍、善本、碑刻、字画、地方文献、早期外文原版书籍和“五四”前后的代表性报刊的收藏,享誉海内外。拥有教学科研用计算机7000多台,多媒体教室100多间,语音室30多间;建有各类研究所、研究中心70多个,并拥有计算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教学科研实验基地。校园网络发展迅速,设备先进,应用广泛。

  此外,学校设有附中、附小、幼儿园等教育实验基地。侯德榜、沈元、陈景润等12位院士毕业于附中。附中还是福建省获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奖最多的学校,荣获“八金五银一铜”。

  福建师范大学诚邀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招聘信息

  一、招聘岗位

用人单位 学科 专业方向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
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信息安全、软件工程、图形图像、计算机网络、几何计算等 李永青
+86 591 22868116
yqli@fjnu.edu.cn
数学 泛函分析、非线性分析、代数表示论、环论、复分析、生物数学、计算数学、运筹与控制论、偏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软件学院 计算机软件
与理论
模式识别和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安全、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方法学、嵌入式软件与系统、大中型软硬件项目研发等 姚志强
+86 591 22868456
yzq@fjnu.edu.cn
yzqfzfj@163.com
数字媒体技术
与艺术
三维建模绘制与渲染、游戏与数字娱乐、动画技术、三维游戏引擎、数字媒体服务技术等
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 光学工程 光电信息技术、生物医学光子技术 李晖
+86 591 22868133
hli@fjnu.edu.cn
凝聚态物理
与材料科学
纳米材料与技术、材料物理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工程
化学与材料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 林深
+86 591 22868188
shenlin@fjnu.edu.cn
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工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工科)
化学工程与技术 应用化学(应用催化)、化学工艺学(工科)
地理科学学院 遥感与
地理信息系统
GIS、RS建模或应用 杨玉盛
+86 591 83482530
83465013
geoyys@fjnu.edu.cn
自然地理学 第四纪与全球变化、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
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建模、恢复生态学、湿地生态学、植物分类
人文地理学 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人口地理
生命科学学院 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 张彦定
+86 591 22868218
ydzhang@fjnu.edu.cn
微生物学 微生物生理、微生物遗传育种、工业微生物
生物工程学 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化工
植物学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教育学院 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学 余文森
+86 591 22867878
666888938@sohu.com
心理学 理论心理学、企业心理学
经济学院 理论经济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李建建
+86 591 22867932
lijj@163.com
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技术经济学、企业经济学
工商管理 会计学、企业管理(含市场营销、财务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文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 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戏曲学、课程教学论 郑家建
+86 591 22867919
zjj@fjnu.edu.cn
传播学院 新闻传播学 广告学 谭华孚
+86 591 22868561
zjthf@fjnu.edu.cn
社会历史学院 历史学 中国古代史 王晓德
+86 591 22867954
wangxd@
nankai.edu.cn
社会学 社会福利与政策
管理学 情报学、信息管理(能担任计算机相关课程)
档案学 档案信息化
法学院 法学 诉讼法学、国际法学 林旭霞
+86 591 22867983
lxxjfn@163.com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劳动社会保障 林修果
+86 591 22868287
Linxiuguo1995
@sina.com
政治学 中共党史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言文学 林大津
+86 591 22868028
ldj@fli.com.cn
音乐学院 艺术学 音乐学 叶松荣
+86 591 22868066
yesongrong@163.com
美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 动画研究、服装设计与工程 李豫闽
+86 591 22868087
liyumin1961@163.com
体育科学学院 体育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 梅雪雄
+86 591 22868252
meixuexiong@126.com
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 旅游开发与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管理 郑耀星
+86 591 83468009
yxzheng@fjnu.edu.cn
海外教育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沙平
+86 591 83465370
shapingfjnu@263.net

  二、应聘条件

  1、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道德高尚,学风严谨,为人正派。

  2、具有博士学位,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年龄原则上教授50周岁以下,副教授45周岁以下。特别突出和紧缺的人才,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3、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跨国公司、国际组织、金融机构等从事过教学、科研、管理、工程技术等工作的各类高层次人才,一般应担任副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引进人才每年来校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特别优秀或特别急需的人才可放宽至6个月。学术带头人需全职来校工作且人事关系调入学校;对于特别优秀的海外人才无法全职来校工作的,可兼职或以合作科研、带项目进校、定期讲学等灵活方式柔性引进,根据工作需要每年来校工作可放宽至6个月以下。

  4、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能把握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勇于创新,发展潜力大;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有影响的论文,独立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过课题(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并做出显著成绩,其研究水平足以担当本学科的学科或学术带头人;有较强的团结协作、拼搏奉献精神和相应的组织、管理、领导能力,善于培养青年人才,注重学术梯队建设,能带领团队协同攻关。

  三、岗位待遇

  1、学科带头人:(1)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配套工作助手;(2)根据不同学科状况和科研实施计划,提供科研资助费50-300万元人民币;(3)在学校工作期间,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等待遇外,每年还享受岗位津贴10-30万元人民币,并一次性发放购房补贴、安家费等50-100万元人民币;同时,根据福建省引进紧缺急需人才的有关文件,按每人每月800-5000元人民币的标准发放5年生活津贴以及7-20万元人民币的住房补助,对于引进省重点学科及以上学科带头人还可向福建省申请20-200万的科研启动费;(4)聘任为学科带头人或实验室负责人;(5)解决配偶或子女的工作或帮助解决未成年子女的入学问题;(6)其他需要可面谈商议。

  2、学术带头人:(1)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2)根据不同学科状况和科研实施计划,提供科研资助费10-100万元人民币;(3)在学校工作期间,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等待遇外,还可按《福建师范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中的人才类别享受相应的购房补贴、安家费等(详见福建师范大学人事处网站:http://rsc.fjnu.edu.cn/s/8/t/40/1b/e9/info7145.htm,下同);同时,根据福建省引进紧缺急需人才的有关文件,按每人每月800元人民币的标准发放5年生活津贴以及7万或9万元人民币的住房补助,对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还可向福建省申请10万元人民币的科研启动费;(4)聘任为学术带头人或实验室负责人;(5)解决配偶的工作和帮助解决未成年子女的入学问题;(6)对于学校紧缺专业急需的或对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有特殊要求的优秀人才,其条件待遇还可具体商议。

  3、对于紧缺专业优秀的海外博士或博士后:
  应聘条件:(1)具有博士学位,或在海外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1年以上博士后或科学研究经历者;(2)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3)发展潜力较大,并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技术推广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4)须全职来校工作且人事关系调入学校。岗位待遇:(1)在学校工作期间,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等待遇外,还可按《福建师范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中的人才类别享受相应的购房补贴、安家费和科研资助费等;同时,根据福建省引进紧缺急需人才的有关文件,按每人每月800元人民币的标准发放5年生活津贴以及7万元人民币的住房补助。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其条件待遇可具体商议。

  4、柔性引进的海外人才:根据其科研实施计划提供适当的科研资助经费并按照来校工作的实际时间享受月岗位津贴2万元人民币;或通过协商办法确定有关待遇。

  四、应聘材料

  应聘者填写《福建师范大学拟引进高层次人才情况登记表》(可登录我校人事处网页文档下载中心下载),并提供以下材料:

  1、个人简历(含个人基本情况、学习工作经历、家庭情况、近5年教学科研成果清单等)。

  2、提供本人护照(或身份证)、我国驻外使(领)馆教育机构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国家教育部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出国前的最后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聘书以及已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和其它证明等复印件。

  3、应聘岗位的工作设想、预期目标和具体要求。

  4、应聘者可将以上材料通过电子邮件、传真、来函等方式与福建师范大学人事处联系。

  五、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大学城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

  联系部门:福建师范大学人事处

  邮政编码:350108

  联 系 人:郑新莺、苏经强

  联系电话(传真):+86 591-22867359、22867361

  E-mail:rsc@fjnu.edu.cn
       rsc_szk@fjnu.edu.cn  

温馨提示:信息转载于网络,招聘信息中如果出现收费或汇款等要求,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上一篇:2010年福建省漳浦县漳浦职校专业教师公开招聘公告

下一篇:2010年福建石狮市公开招聘教师公告

  • 占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