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著名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为学院题写了院名。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8260人。设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护理学、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预防医学、药学等13个本科专业,其中医学影像学、麻醉学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本科招生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培养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心血管内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是省级重点学科。学院设有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组织损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本地区医学与药物开发研究的实验基地。
全院教职工2267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550多人,硕士生导师3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280多人。
学院占地面积7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9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79万册,教学科研医疗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学院固定资产总值5亿元。
学院有13所附属医院,总床位数7056张。其中直属附属医院两所,床位1085张。红旗医院是一所有700张床位的三级甲等医院和“全国百姓放心医院”,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医院,也是本地区的医疗中心。原牡丹江铁路医院划归学院作直属附属医院,更名为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42所,总床位13500张。
学院突出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及外语、计算机技能的培训,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近三年,学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和年度就业率一直列全省高校第五位。
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200余项,出版各类学术著作和编写教材119部,承担国家级立项和获得国家级奖励的数量明显提高,有158名教师担任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学会理事以上学术职务。根据《中国青年报》刊登的全国619所本科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排序,我院列在第250位。
学院与日本金泽医科大学、悉尼大学、海参崴国立医科大学、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医科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
多年来,学院坚持“为农村办学,为基层服务”的办学方向,曾受到中共中央书记处、教育部、卫生部的高度评价,1989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建院以来,学院培养各级各类医学药学毕业生2万余人,为我省和全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2008年公开招聘计划
所需专业 |
学历要求 |
人数 |
岗位 |
备注 |
临床医学 |
本科以上 |
2 |
基础 |
男 实验员 |
病原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 |
硕士 |
1 |
基础 |
男 实验员 |
环境卫生 |
硕士 |
1 |
基础 |
|
劳动卫生 |
硕士 |
1 |
基础 |
卫生毒理 |
硕士 |
1 |
基础 |
分析化学 |
硕士 |
1 |
基础 |
营养与食品卫生 |
硕士 |
1 |
基础 |
心理、教育心理学、精神卫生 |
硕士 |
2 |
基础 |
1名副高以上 |
生物技术或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化学 |
硕士以上 |
1 |
基础 |
|
临床医学 |
硕士 |
1 |
基础 |
|
药剂学 |
博士 |
1 |
基础 |
|
化工原理 |
硕士 |
1 |
基础 |
本科专业为制药工程 |
有机化学、高分子材料学 |
博士 |
1 |
基础 |
|
化工机械或与机械相近专业 |
硕士 |
1 |
基础 |
|
电工、计算机、物理、生物医学工程 |
硕士 |
1 |
基础 |
|
思想政治教育及医学相关专业 |
硕士 |
8 |
基础 |
|
工业与民用建 |
本科以上 |
1 |
基础 |
|
信息管理、市场营销 |
硕士 |
3 |
基础 |
|
英语 |
硕士 |
2 |
基础 |
|
医学及相关专业 |
硕士 |
19 |
临床 |
|
皮肤及相关专业 |
硕士 |
1 |
临床 |
|
中西医结合 |
硕士 |
1 |
临床 |
|
妇科及相关专业 |
硕士 |
1 |
临床 |
|
康复治疗 |
硕士 |
1 |
临床 |
|
放疗 |
硕士 |
1 |
临床 |
|
影像 |
硕士 |
2 |
临床 |
|
病理或临床医学 |
硕士 |
2 |
临床 |
|
检验 |
硕士 |
3 |
临床 |
|
药剂及相关专业 |
硕士 |
3 |
临床 |
|
麻醉 |
硕士以上 |
2 |
临床 |
|
ICU |
硕士以上 |
2 |
临床 |
|
疼痛 |
硕士以上 |
1 |
临床 |
|
疼痛 |
本科 |
1 |
临床 |
副高职以上 |
器械维修相关专业 |
硕士 |
1 |
临床 |
|
会计 |
本科 |
1 |
临床 |
|
护理 |
本科 |
44 |
临床 |
|
临床医学 |
本科以上 |
20 |
临床 |
副高职以上13名;硕士学 |
位并且副高职以上2名 |
检验 |
本科以上 |
2 |
临床 |
|
影像诊断 |
本科以上 |
3 |
临床 |
|
合计 |
|
142 |
|
|
三、招聘原则
面向全社会,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取。
四、招聘基本条件
普通高校毕业生;外语要求国家四级以上;计算机要求省二级以上。
五、招聘程序
1、报 名
报名时间:2007年12月1日—2008年5月30日
报名方式:电子邮件(myxyrsc@163.com)
面试时须带外语四级证书和计算机省二级证书
地 址:牡丹江市爱民区通乡街3号牡丹江医学院人事处
联 系 人:韩智学
联系电话:0453-6582156-3203
2、对应聘者进行资格审查,原则上在一周内对是否同意面试、试讲给予应聘者回复,确定报名人数与招聘人数之比不低于3:1。
3、考核时间:2007.12.10-2007.12.15、2008.3.15-2008.3.20和2008.5.15-2008.5.20。
考核主要包括面试(仪表仪态、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专业知识问答和试讲(以应聘专业理论知识为主)。由学院专家组对应聘者进行考核。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
4、人选确定及公示
根据考核结果择优录取。报省备案公示。
5、公示无异议的人员,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办理相关手续后,与我单位签订聘用合同。
6、实行试用期制度
试用期一般为3个月,应届大中专毕业生试用期为12个月。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内。试用期满合格,予以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7、相关待遇
一经聘用,享受国家及省统一规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应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工资待遇。
四、本方案由牡丹江医学院人事处负责解释与实施。
牡丹江医学院人事处